誠招致力于能源催化及原位動態譜學研究的博士后及科研助理。課題組聚焦前沿,待遇豐厚,經費充足,與國內外頂級團隊、上海光源大科學裝置等合作緊密。歡迎化學化工、材料資環、表面科學、光子科學等背景、踏實、有團隊精神、善于溝通的青年朋友加入!執行力強、有獨立科研能力和發表領域專業期刊論文經驗、有催化化學、納米合成、吸收譜、紅外光譜、和頻光譜等背景者優先。有興趣者請發送簡歷、及其它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材料到zhuyifeng@fudan.edu.cn。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 碳基小分子的熱催化轉化,如COx、CH4、低碳烴等碳基資源小分子轉化。
? 碳基小分子的電催化轉化,重點研究催化劑表面結構和配位調控的影響。
? 團簇、納米催化材料等的設計合成、原位動態演化及催化性質。
? 原位動態譜學方法,包括X射線吸收譜、紅外光譜、和頻光譜、穩態同位素瞬變動力學分析及聯用技術,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通量譜學大數據的解析方法。
待遇如下:
博士后根據背景評定,工資25-40萬+,提供有競爭力的附加獎勵薪酬,鼓勵申請各類人才計劃(復旦超博、上海超博、國家引進計劃、博新計劃等),作為負責人申請各類基金。可租住條件優越的兩室一廳公寓,繳納五險一金。根據學校政策,解決子女入學入園問題,解決上海戶口指標(常駐集體戶口)。
科研助理,工資7萬+,表現優異者提供有競爭力的附加薪酬。研究生及以上學歷,GPA高、有論文寫作發表經驗、具有催化和譜學研究經驗者優先。團隊學術氛圍良好,導師會為科研學習及未來發展提供鼎力支持,亦歡迎工作期間報考課題組。
同時歡迎咨詢、報考本課題組的博士、碩士研究生。
課題組及導師簡介:
課題組主要聚焦于能源催化和原位動態譜學研究,具備先進的研究平臺(見附圖),包括多通道反應器、微秒分辨的X射線吸收-紅外光譜聯用、真空/高壓原位紅外光譜、吸附量熱儀、近常壓X光電子能譜、軟X射線吸收譜、穩態同位素瞬變動力學分析、原位和頻光譜等表界面動態研究手段。同時,團隊與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科合成油技術公司、中科院煤化所等有深度合作,可在諸多方向上深度融合、開展前沿研究。
團隊的動態催化研究平臺
包信和,物理化學家,大連化物所研究員,中國科大/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1982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1987年獲復旦大學博士學位;1987-1989年任復旦大學講師;1989年在Fritz-Haber研究所做博士后和訪問學者;1995年回國任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先后任大連化物所所長、中科院沈陽分院院長、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大校長等。主要從事物理化學、表面化學、催化和能源高效轉化等方面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 “納米限域催化” 概念,并在一維碳管、二維界面和三維晶格中獲得拓展和完善,形成了理論體系;基于這一概念,在CO選擇氧化、甲烷活化、合成氣轉化等碳基小分子轉化上做出了重要的開創工作。相關成果于2014年和2016年入選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朱義峰,復旦大學青年研究員。2010年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化工系;2015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煤化所/中科合成油技術公司;2015-2017年在大連化物所做博士后;2017-2021年初在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后;2021年1月底加入復旦大學。從事碳基能源小分子轉化、催化劑表界面設計、原位動態譜學方法等研究。在Nat. Commun.、JACS、ACS Catal.、J. Catal.、Appl. Catal. B、Chem. Commun.、Science等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中國/美國專利6項。獲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國際催化大會青年科學家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上海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