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作者:于淼(Miao Yu), Chong Chen, Qi Liu通訊作者:于淼(哈爾濱工業大學)、André Gourdon(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EMES-CNRS研究所)、Lev Kantorovich(倫敦大學國王學院)、Flemming Besenbacher(奧胡斯大學)通訊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EMES-CNRS研究所、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奧胡斯大學通過化學反應將石墨烯中的sp2雜化轉化為sp3雜化狀態,在石墨烯功能化中是較有吸引力的方案。但是,目前對反應位點的原子/分子級別精確控制仍沒有較好方法,同時已有的方法中不可避免長時間的浸泡、加熱、電化學處理、探針壓力處理等。相比而言,光化學修飾反應條件溫和,無需引入溶劑、復雜實驗操作、反應無副反應。有鑒于此,哈爾濱工業大學于淼、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EMES-CNRS研究所André Gourdon、倫敦大學國王學院Lev Kantorovich、奧胡斯大學Flemming Besenbacher等報道了一種紫外光照射中真空環境中,通過光環化反應對完美(無缺陷)二維分子網絡結構修飾。該方法無需符合石墨烯的Moiré圖案,通過[2+2]、[4+2]光化學成環反應在石墨烯上組成二維規則排列分子,隨后在石墨烯中打開能帶,形成半導體。通過STM、ARPES、紅外、拉曼等原位方法對反應情況、石墨烯的電子結構變化進行觀測和表征。該方法的意義在于為構建基于石墨烯的光電子器件、微電子器件提供方法和經驗。在Cu(111)基底上通過乙炔氣993 K中進行氣相沉積一層完美無缺陷石墨烯。隨后將3,5-二羧酸-苯基-3-馬來酰亞胺(BCM)蒸發到Cu(111)/單層石墨烯表面,隨后通過紫外光進行光驅動成環反應。在超高真空環境中,通過STM(掃描隧道顯微鏡)、IRAS(紅外反射吸收光譜)、ARPES(角分辨光電子能譜)、Raman光譜對單層完美無缺陷石墨烯上的光環化反應進行原位觀測。作者通過3,5-二羧酸-苯基-3-馬來酰亞胺(BCM)在擔載于Cu(111)基底上的單層石墨烯上進行反應,BCM分子中的間位羧酸官能團通過對馬來酰亞胺中的C=C雙鍵活化,導致C=C鍵能與石墨烯進行成環反應。同時羧酸基團在分子間形成氫鍵,能夠在石墨烯表面組裝為二維分子網絡。當BCM分子熱蒸發到單層石墨烯上,形成均勻規則排列的二維分子網絡,在較高的覆蓋率,BCM分子能將石墨烯表面完全覆蓋,并且不用遵循石墨烯Moiré晶格。在紫外光(365 nm,40 mW cm-2)照射8 min,作者在STM原位觀測過程中發現,在二維分子網絡得以保持的條件中,分子中特定部分的成像對比度發生變化,說明發生光化學反應。進一步的,作者發現六個分子組成環狀結構中,四個分子的對比度明顯變暗,另外兩個分子的對比度沒有明顯變化;作者發現馬來酰亞胺中的C=C雙鍵能夠和石墨烯分別進行[2+2]、[2+4]成環反應。通過ARPES光電子能譜對石墨烯的能帶結構變化情況進行表征,發現光反應官能團化后的石墨烯有一個較小的能帶(~170 meV)。此外,光反應修飾后的石墨烯穩定性得以提高。總之,這項研究發展了一種光化學修飾石墨烯的新策略,條件溫和,無需引入溶劑、復雜實驗操作、反應無副反應,為構建基于石墨烯的光電子器件、微電子器件提供了方法和經驗。Yu, M., Chen, C., Liu, Q. et al. Long-range ordered and atomic-scale control of graphene hybridization by photocycloaddition. Nat. Chem. (2020).DOI: 10.1038/s41557-020-0540-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