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核心部件,對電池性能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具有阻隔作用,還具有傳導質子的作用。防止滲透引起的直接化學反應。在潮濕條件下,質子在納米通道中的輸運對于能量儲存和轉換的應用至關重要。各種材料-包括聚合物,如Nafion(杜邦公司),金屬有機骨架(MOF),生物衍生材料,以及二維(2D)材料已被開發用于質子交換膜。其中,質子交換膜的基準Nafion在高相對濕度(RH)下具有高達0.2 S cm?1的質子電導率。然而,Nafion在高溫(>80 °C)或低相對濕度下很容易脫水,導致電導率和效率嚴重下降。對于2D材料組裝的膜,納米通道內部產生的大的毛細管狀力(>50bar)可以很好地幫助離子的傳輸。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尋找基于不同材料的質子交換膜,然而,目前所報道的膜普遍表現出較低的離子電導率(小于0.02 S cm?1)。
今日,中科院金屬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文才、成會明團隊報道了一類由二維過渡金屬三鹵化磷(transition-metal phosphorus trichalcogenides,TMPTC)(MPX3,其中M = Cd、Mn、Fe、Co、Ni、Zn、Cr等,X = S 或 Se)納米片組裝而成的膜,其包含的過渡金屬空位使其具有極高的離子導電性。這種Cd0.85PS3Li0.15H0.15膜在90℃和98% 的相對濕度下,質子電導率達到了0.95 S/cm,即使在60%的相對濕度下,電導率仍保持在0.26 S/cm。是目前已報道的水相質子傳輸材料的性能最高值,并且在低溫、低濕條件下仍保持了很高的質子傳導率。該研究以“CdPS3 nanosheets-based membrane with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enabled by Cd vacancies”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上。該TMPTC材料是一種層狀范德瓦爾茲材料,包含不同的金屬M(Cd,Mn,Fe,Co,Ni以及Zn)以及硫屬化物X(S或Se)。尤其是在MnPS3和CdPS3中,M-S鍵在溫和的水相溶劑中,能夠通過插層過程去除M2+來產生空位。M2+能夠很容易的被溶液中其他堿離子(Li+,Na+,K+)或是質子(H+)取代,維持電荷平衡。研究人員首先通過K離子插層交換獲得含Cd空位的Cd0.85PS3K0.3,并進行Li離子插層交換,接著剝離,以獲得Cd0.85PS3Li0.3納米片。而后將Cd0.85PS3Li0.3納米片完全浸泡在HCl溶液中來合成Cd0.85PS3Li0.15H0.15納米片。最后通過真空過濾從分散體中制備了獨立的Cd0.85PS3Li0.3和Cd0.85PS3Li0.15H0.15膜。橫截面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顯示,兩種膜均具有良好的層狀結構。插層-交換過程保證了整個結構的完整的化學轉換,且不受主體晶格內部的離子擴散限制。與原始的CdPS3相比,Cd0.85PS3Li0.15H0.15和Cd0.85PS3Li0.3除了每個元素的價態之外,結構特征也不同。材料中的Cd空位為移動的H+或是Li+充當了供體中心,從而大大提高了離子電導率。Cd0.85PS3Li0.3 和 Cd0.85PS3Li0.15H0.15 納米片的合成示意圖與表征Cd0.85PS3Li0.3 和 Cd0.85PS3Li0.15H0.15 納米片的結構表征基于豐富的質子供體中心,比較容易的質子解吸,以及Cd空位誘導的良好的水合作用。90 ℃和98%相對濕度下,Cd0.85PS3Li0.15H0.15膜的質子傳導率達到了0.95 S cm?1。而且即使在60% RH下,其電導率仍為0.26 S cm-1。Cd0.85PS3Li0.15H0.15和Cd0.85PS3Li0.3膜的質子和鋰離子輸運性質。不同RH下Cd0.85PS3Li0.15H0.15膜的質子電導率和層間距離變化。其中圖A為60 ℃條件,B為30 ℃。此外,他們還發現Cd0.85PS3Li0.3和Mn0.77PS3Li0.46薄膜具有超快的鋰離子傳導特性,證明了空位誘導離子快速傳輸的普適性。 空位誘導離子快速傳輸為設計與開發高性能離子傳導膜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此前2020年8月7日,任文才教授團隊在Science期刊上就曾發表題為“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oSi2N4 materials”的研究論文,利用CVD法開拓了全新的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6/596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