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包括使世界陷入癱瘓的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對公共衛生和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于許多威脅生命的全球傳染病,例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瘧疾和流感,仍然缺乏有效的疫苗接種。開發新疫苗有許多障礙,包括對保護這些全局感染的免疫相關性的認識有限為了誘導針對困難病原體的可重復、強烈的免疫應答,正在研究復雜的納米疫苗技術。與常規疫苗相比,納米疫苗可改善進入淋巴結、抗原的最佳包裝和呈遞以及持久免疫應答的誘導。
綜述要點:
佐治亞理工學院Ankur Singh在這篇綜述為傳染病納米疫苗的全球趨勢提供了一個觀點,并描述了與其發展相關的生物學、實驗和后勤問題,以及如何利用免疫工程技術來克服這些挑戰。
全部圖文如下:

納米疫苗如何誘導高親和力抗體反應

免疫工程方法克服轉運障礙以進入B細胞卵泡和腸道微生物組所施加的限制

克服引發bnAb和抗體依賴性增強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月來第三篇關于納米疫苗的論文了,先前的是2篇分別是: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梁興杰和清華大學李景虹院士等人報告了一種基于質子驅動納米變形的疫苗(NTV),用于癌癥免疫治療。成果以“Proton-driven transformable nanovaccin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為題發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上。(點擊查看奇物論的深度解讀:國家納米中心梁興杰/清華大學李景虹院士Nature Nanotech.: 納米界變形金剛,用于癌癥免疫治療!)

還有一篇是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彭睿教授和華東師范大學程義云教授等人利用氟化樹枝狀大分子和聚乙烯亞胺(PEI)作為遞送抗原的載體,來制備具有有效抗原交叉呈遞的腫瘤納米疫苗,并期望實現有效的針對患者的手術后免疫療法。成果發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上。(點擊查看奇物論的深度解讀:劉莊/程義云/彭睿Nature Nanotech:個體化納米疫苗獲得新進展!)

參考文獻:
Singh, A. Eliciting B cell immunity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using nanovaccines. Nat. Nanotechnol.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0-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