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將至,最是一年自省時。
Nature雜志盤點了2020年度“感動科學”十大人物(Nature’s 10: ten people who helped shape science in 2020),公布了在本年度對科學發展做出里程碑式探索的十位人物。
Nature’10既不是獎項,也不是排名,而是參與了今年重大科研事件的一名COVID疫苗開發商、一名北極航海家、一名首相、和一名名科學家的故事。希望通過這些相關的人物故事,能夠讓這些科學領域的關鍵事件更顯突出。
這些故事中也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亦在該名單之內。
讓我們看看,在這個魔幻的2020年,全世界科學家們在“科研寒冬”中為世界科技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全球的敲鐘人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這位世界公共衛生組織的領軍人在團結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各種面臨著來自各方的挑戰。
盡管面對著美國“停止提供資金,退出組織”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總干事Tedros 仍然頂住壓力,在新冠擴散初現端倪的時候為全世界拉響了警報,并始終致力于團結全球共同抗疫,為抑制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擴散做出了重要貢獻。
極地的守護者
Verena Mohaupt
在一次前所未有的北極考察任務中,這位后勤主管保護著科學家免受熊、極端寒冷和自身的傷害。
Mohaupt作為一名后勤負責人員,參與了為期一年的國際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觀測計劃(MOSAiC)任務,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考察。該項目于2019年底開始,當時來自德國的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AWI)的一艘破冰船遇上了西伯利亞北極的一塊巨大浮冰,并在原地被凍結。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這艘船和一個由大約300名科學家組成的科考隊伍隨冰層漂流,收集有關氣候變化的史無前例的數據。Mohaupt肩負著任務安全的任務,帶領她的團隊為科學家們設計了安全培訓課程,讓他們學習如何避開北極的危險,為他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在她和她的團隊的努力下,在一年的任務中只發生了一例嚴重凍傷,為這些重要的氣候數據的采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新冠病毒狙擊者
Gonzalo Moratorio
這位病毒學家,幫助烏拉圭成功應對新冠病毒。
Moratorio, 巴斯德研究所以及蒙得維的亞共和國大學的病毒學家,和他的同事們設計了一個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案和國家應對計劃,有助于阻止新冠疫情席卷拉丁美洲——包括烏拉圭最親密的鄰居,阿根廷和巴西。截至12月10日,烏拉圭仍然是世界上新冠死亡人數最低的國家之一,僅87人。
蚊子“指揮官”
Adi Utarini
這位公共衛生研究人員,領導了一項有助于消除登革熱的的開創性研究。
今年,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Adi Utarini正專注于對抗另一種致命感染病:登革熱。今年8月,她的團隊報告了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為戰勝這種疾病指明了道路。Utarini和她的同事通過將改造過的蚊子(攜帶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抑制病毒)釋放來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成功地將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大城市的部分地區的登革熱病例減少了77%,為抗擊肆虐全球的“頑疾”登革熱做出了重要貢獻。
疫苗領袖
Kathrin Jansen
這位公司高管領導她的團隊以閃電般的速度成功開發了一種針對COVID-19病毒的mRNA疫苗。
作為美國輝瑞制藥公司疫苗研發部門的負責人,Jansen領導了一場聲勢浩大、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研究,證明了該公司的COVID-19疫苗對人類安全有效。當COVID-19大流行爆發時,基于mRNA的疫苗還是一項未經證實的技術。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家公司成功獲得在人體上使用這種技術的許可。但隨著3月份全球死亡人數不斷攀升,Jansen開始致力于開發新的疫苗,最終她的團隊僅用了210天就完成了這一壯舉,推出了通過臨床驗證的抗COVID-19病毒的mRNA疫苗,為治療新冠病毒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分享者
張永振
這位科學家和他的團隊率先在網上公布了冠狀病毒的RNA序列。
張永振教授破解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圖譜并將其公布,首次說明了這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與2003年爆發的致命的SARS爆發的病毒相似,讓人們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這是一個轉折點,是中國抗擊新冠的一個轉折點,亦是世界的一個轉折點。有賴于張永振教授的共享,新冠病毒的關鍵蛋白質檢測和疫苗設計才得以順利進行,他和他的團隊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做出了突出貢獻。
物理學中的正義力量
Chanda Prescod-Weinstein
這位宇宙學家在追求暗物質的本質的同時,也在為反對科學界和社會中的種族主義而發聲。
對于宇宙學家Chanda Prescod-Weinstein來說,這是忙碌的一年。她獲得了兩項新的資助,聘請了第一位博士后研究員,并開始聯合指導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在規劃未來20年利用天體物理觀測來研究暗物質的研究。6月初,她和其他科學家組織了“為黑人生命罷工”(Strike for Black Lives)運動,這是一場高調的在線運動,要求科研機構直面科學界的種族主義,以及全社會的反黑人種族主義。雖然那天沒有發生什么,“但是我們可能播下了一些種子,讓人們從根本上重新思考為了拯救黑人生命需要做些什么。” Prescod-Weinstein說。
疫情封鎖墻的建筑者
李蘭娟
這位流行病學家建議武漢封城,在第一時間內盡最大努力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疫情的傳播。
1月18日,中國最高行政機關派出李蘭娟和其他專家到武漢評估疫情爆發情況。幾天后,這位來自浙江大學的73歲流行病學家呼吁立即封鎖擁有1100萬人口的武漢。1月23日,所有進出武漢的交通被封鎖,市民被要求呆在家里。封城持續了76天,并得到了有力的執行。這個政策奏效了,它使中國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避免了國內出現更災難性的疫情。而李蘭娟教授留在了武漢幫助照顧新冠肺炎患者,并成為危機中國家認可的無私醫生的象征,她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抗擊新冠疫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危機中的領導者
Jacinda Ardern
這位新西蘭總理因在疫情期間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而贏得贊譽。
3月14日,在新西蘭只有6人感染新冠肺炎(全都與海外旅行有關)的情況下,總理Jacinda Ardern宣布了一系列減緩疫情爆發的嚴格措施,包括對抵新人員實行為期兩周的自我隔離,關閉海港,禁止游輪進入,并限制人民前往太平洋鄰國。在她的帶領下,新西蘭政府竭盡全力保護著人民的健康,不到兩周后,新西蘭進入全國封鎖狀態。在當下全球焦慮不安的時刻,Ardern以果斷的行動領導了她的國家,贏得了國際贊譽。她將500萬人的國家統一起來,采取了史無前例的措施,這些措施使新西蘭成為新冠肆虐下罕見成功抵御的典范。這個島國現在已經兩次制止了社區性的COVID-19爆發,將病例限制在2,000多起,死亡人數限制在25起。她為抗擊新西蘭新冠疫情及防止疫情擴散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的捍衛者
Anthony Fauci
這位著名醫生,在美國新冠大流行期間,毅然地站出來,向大眾傳達可靠疫情信息,即使受到生命威脅也在所不辭。
Fauci博士,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曾指導過美國應對生化武器襲擊和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寨卡病毒的爆發。在今年新冠大流行期間他同樣作為顧問為政府提供咨詢并與公眾進行溝通。然而他為美國應對疫情所提供地指導往往與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意愿相悖。他堅定而堅定地倡導采取公共衛生措施,以減緩COVID-19的蔓延,這招致了特朗普總統和其他人的嚴厲批評甚至生命威脅,這些人急于淡化這一流行病的嚴重性,讓美國經濟重新啟動。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Fauci博士仍然試圖傳遞一個個公共健康信息來拯救人們的生命。現在他同意繼續留在國家艾滋病研究所,并擔任當選總統喬·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科學的發展方向。“這十個人的故事很好地描述了今年全世界所面臨的一些重大的科學問題和社會挑戰。”Nature雜志表示。
對于2021年,Nature專欄文章也列舉了5位值得關注的科學家: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Marion Koopmans;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Karen Miga;哈佛醫學院Rochelle Walensky以及英國卡迪夫大學Jane Greaves。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