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Kentaro Kadota
通訊作者:Satoshi Horike
通訊單位:京都大學
研究背景
發展簡單的合成方法將CO2轉化為功能材料是社會實現碳中性的關鍵。CO2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可再生碳資源,同時也有許多優點,如天然豐度高,容易獲得和毒性小。目前,為了克服它的惰性、高能反應物、高壓和高溫等惡劣的反應條件,并且在材料中CO2含量高(>20 wt %)的同時,實現理想的物理性能和功能是一個重大挑戰。
金屬-有機框架(MOFs)或多孔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連接劑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廣泛的功能,如氣體儲存/分離和催化等。盡管到目前為止已經報道了各種MOFs的合成策略和晶體結構,但是使用CO2作為直接來源合成MOFs的研究沒有報道。CO2本身幾乎不能作為橋接劑工作,因此,將CO2化學轉化為橋接劑對構建MOF結構是必要的。羧酸類化合物是MOFs的典型連接劑,羧酸類化合物明確的配位方向使多孔結構的合理設計成為可能。CO2可以在沒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轉化為碳酸酯(CO32-)和甲酸酯(HCO2-)。但由于連接劑尺寸小,不適合與高孔隙結構的合成。
研究內容——用CO2作為原料合成MOFs
為了從CO2中構建高孔隙度的MOFs,京都大學的Satoshi Horike教授等選擇了環二胺哌嗪(H2PZ)作為前驅體,提出了在環境溫度和壓力下利用CO2作為原料,一鍋法轉化成高結晶度的MOFs。
本文要點:
要點1. 以哌嗪和CO2為原料,通過橋接二氨基甲酸酯原位合成了立方型[Zn4O(哌嗪二氨基甲酸酯)3]。研究表明,該MOF材料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2366m2 g-1)和CO2含量(>30 wt %)。
要點2. 雖然二氨基甲酸酯連接物在熱力學上是不穩定的,并且很容易釋放CO2,但是在MOF晶格中形成了一個擴展的配位網絡,足以穩定該連接物,從而擁有穩定的永久孔隙。
材料合成與結構表征
圖1. CO2轉化為二氨基甲酸酯連接物并合成MOFs。
圖2. 所獲得MOFs結構表征。
[Zn4O(PDC)3]是在0.1 MPa的CO2條件下,25°C時通過一鍋法合成的。將CO2 (>99.99%)流動到Zn(OAc)2·2H2O (40 mM), H2PZ (30 mM)和1,8-二氮雙環[5.4.0]十一烯-7-烯(DBU, 120 mM)的脫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2-丙醇(iPrOH)混合溶液中,隨后立即形成白色沉淀。在80°C真空干燥后,產物的收率高達80%。
為了證實H2PZ和CO2反應形成了PDC,在Ar下對所得材料進行了固態核磁共振(SSNMR)、擴展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EXAFS)和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分析。EXAFS光譜第一殼層的曲線擬合數據表明,Zn的配位數為3.7±0.2,這對Zn-4O的四面體結構來說是合理的。此外,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在522 cm-1處有一個特征峰,該峰與[Zn4O(CO2)6]團簇中μ4-O-Zn的伸縮振動相一致,進一步證實了Zn4O(CO2)6的形成。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充分證實了所獲得材料中[Zn4O(CO2)6]單元的形成。
氣體吸附實驗
圖3. 氨基甲酸酯基MOFs的孔隙率。
通過80°C真空活化樣品的氣體吸附實驗,評價了氨基甲酸酯基MOFs的孔隙度。在77k時,材料的N2吸附數據在低壓范圍內N2吸附量急劇增加,表明骨架的微孔吸附。所得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該MOF材料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2366m2 g-1)和CO2含量(>30 wt %)。
氨基甲酸酯基MOFs的穩定性
圖4. [PZ(CO2)2]2–嵌入MOF晶格的穩定性。
大多數氨基甲酸酯離子在熱力學上是不穩定的,因為在加熱或甚至降低壓力時,CO2很容易隨著氨基甲酸酯鍵的解離而釋放。作者采用熱重分析(TGA)、程序升溫解吸(TPD)和理論計算等方法研究了氨基甲酸酯的穩定性。結果表明, MOFs的形成阻止了CO2在加熱時的釋放。Zn2+和PDC2-之間的配位相互作用使其具有穩定性,這使得能夠使用熱力學不穩定的氨基甲酸酯作為穩定的MOFs構建單元成為可能。
研究意義
(1)發展了一種策略:在25°C下,由大氣壓力CO2和哌嗪一鍋法可以合成高結晶度的氨基甲酸酯基MOFs,[Zn4O(哌嗪二氨基甲酸酯)3]。且具有普適性,該合成方案適用于各種哌嗪衍生物。
(2)所獲得MOFs性能優越:氨基甲酸酯基MOFs具有高CO2含量和高孔隙率(BET比表面積:1270-2366 m2 g-1; CO2容量:在298 K和2.6 MPa下為37.2 wt %)。由于哌嗪氨基甲酸酯結合劑具有適合構建多孔結構的配位取向,可以實現CO2直接轉化為多孔MOF結構。
(3)增強哌嗪氨基甲酸酯結合劑的穩定性:熱動力學不穩定的哌嗪氨基甲酸酯結合劑可以通過在MOF結構中形成配位鍵來穩定,并且表現出穩定的永久孔隙。
參考文獻
Kentaro Kadota, You-lee Hong, Yusuke Nishiyama, et al. One-Pot, Room-Temperature Conversion of CO2 into 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JACS, 2021.
DOI: 10.1021/jacs.1c08227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