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崔屹教授剛剛獲得2021年全球能源獎,獎金超過一百萬元(17.5萬美元)。獲獎人僅有3位,崔屹教授的獲獎理由為:
“exceptional contributions in nanomaterials design,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fortransformational innovations in battery science.”
“因其在能源和環境領域中納米材料設計、合成和表征方面的特殊貢獻,尤其是在電池科學方面的變革性創新。”
12月1日,崔屹教授創辦的新型能源高科技公司EnerVenue宣布正式完成1.25億美元(~8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世界頂級的能源技術服務公司斯倫貝謝新能源公司領投,沙特石油Saudi Aramco、IDG資本跟投,EnerVenue早期投資人香港中華煤氣集團主席李家杰博士追加投資。
2020年8月,EnerVenue以1200萬美元種子基金,開啟了創業之路,公司主打金屬-氫電池技術。鎳氫電池在航天領域應用已達到數十年之久,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能量存儲技術。然而,高昂的成本,阻礙了鎳氫電池的廣泛應用。2020年,崔屹教授宣布,鎳氫電池實現重大突破,新型鎳氫氣電池可大大降低電池成本,成本低至1美分每度電。
據EnerVenue公司介紹,其主打產品鎳氫電池主要有六大優勢:
1)超長使用壽命
可在超低溫零下40℃到60℃高溫區間范圍正常工作,循環30000次不會出現性能下降,可運行30年。
2)安全環保
無火災或熱失控風險,不含有毒材料,易于回收。
3)應用場景豐富
廣泛應用于光伏、風能、微電網、充電樁等場景中,沒有應用場景限制。可快充,可慢充,可根據客戶需求以不同的速度充電和放電,放點充電周期范圍可從10分鐘至72小時。
4)不需要維護
可以承受超高和超低溫度,因此不需要空調或熱管理系統,無需常規維護。
5)成本低
超低材料成本,成本低于鋰離子電池。
6)充分驗證
超過2億電池-小時太空運行案例,10萬次充放電循環。
崔屹教授是國際頂尖的能源納米科學家,不僅在科研領域取得了眾多原始創新,也積極推動實驗室成果走向市場,為科研成果產業化落地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2020年代表性成果1
預防鋰電池爆炸和起火的氫氣檢測新技術
鋰離子電池存在發生爆炸和著火等安全問題,是制約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2020年,崔屹教授和鄭州大學金陽等人開發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氫氣檢測方法,通過H2氣體的選擇性捕捉,實時監測電池中的鋰枝晶生長情況,為預防鋰電池爆炸和起火的安全保障提供了絕佳的策略。(技術詳情參見本文正文)
2020年代表性成果2
海水提鋰顛覆性新技術
在未來幾十年中,對Li元素的需求將急劇增加。海水中的Li含量超過2000億噸,是陸地礦石和鹵水資源總和的5000倍。針對海水里極低的Li/Na比,崔屹教授聯合朱棣文、劉翀等人開發了一種脈沖靜置和脈沖靜置-反向脈沖靜置電化學方法來降低插層過電勢,實現了從真實的海水中以1:1的Li: Na摩爾比回收Li,相當于1.8 × 104的選擇性。對于有較高的初始Li/Na比(1.6×10-3)的湖水,此方法實現了超過50:1的Li:Na的回收率。(技術詳情參見本文正文)
2020年代表性成果3
重復使用的高過濾性能口罩
3美元一個
納米纖維N95口罩
可重復使用
2020年代表性成果4
自動調溫智能夾克外套
199美元一件
最薄至0.3 mm
超薄、超輕
防風、防雨
正穿保暖
反穿降溫
歷經三年打造
完完全全從實驗室走出來的產品
要不要來一件?
2020年代表性成果5
低成本鎳氫電池突破性進展
EnerVenue公司開阿發的鎳氫電池
目前實現成本低至1美分每度電
幾乎不需要維護成本
壽命長達30年
為大規模電網儲能
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