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態物理學術QQ群:1083456536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是基本粒子的數量、性質和相互作用的成功范例。然而,中微子振蕩的觀察表明標準模型的不完備性。早在1937年,埃托雷·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就提出了著名的費米子對稱理論:中微子可能擁有自己的反粒子,這在已知的基本粒子中是獨一無二的。鑒于馬約拉納中微子的重要性,其有可能成為通過輕質發生來解釋宇宙的物質-反物質不對稱性的重要鑰匙,全球范圍內也都在積極尋找著馬約拉納中微子。
有鑒于此,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D. Q. Adams和C. Alduino、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K. Alfonso以及CUORE(Cryogenic Underground Observatory for Rare Events, 低溫地下天文臺)合作者們報道通過使用今年來新興的CUORE實驗耦合先進低溫熱量計裝置(圖1)來搜尋馬約拉納中微子。
敬獻合作者
本文要點:
(1)CUORE實驗簡述
CUORE實驗(意大利大薩索國家實驗室地下)是使用TeO2低溫熱量探測計以及CUORE低溫恒溫器(圖1)實現了將大約1.5? t的材料冷卻到約10? mK超低溫,并以90%的占空比保持多年的能力。在低溫熱量探測計中,撞擊輻射會將吸收體晶體中沉積的能量轉化為熱量,導致溫度升高,其中熱信號可以由雙β中微子(0νββ)衰變中發射的電子而引起。而每個CUORE晶體(圖 1c)則都配備了一個中子嬗變摻雜鍺熱敏電阻(NTD),它可以將熱脈沖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以用于記錄分析。
圖1 CUORE實驗探測器裝置
(2)實驗分析和結論。
CUORE實驗的探測信號通過在Qββ處產生人工峰的數據鹽析程序化來盲化0νββ搜索,結果證明該裝置成功檢測到了馬約拉納中微子:檢測結果約90%的連續背景來自支撐的結構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物的降解α粒子組成,另外約10%是多康普頓散射(2615-keV γ,標定中微子)貢獻的(圖2)。此外,檢測也達到了Te半衰期極限轉換(mββ?<?90-305?meV)的有效馬約拉納質量極限,是目前該領域中最強的,證明了在CUORE中使用的低溫熱量計技術的的優越性。
圖2 1.0384?t?yr TeO2暴露的物理光譜
參考文獻:
The CUORE Collaboration. Search for Majorana neutrinos exploiting
millikelvin cryogenics with CUORE. Nature. 2022
DOI:10.1038/s41586-022-04497-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