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Meidi Wang
通訊作者:姜忠義、潘福生、張振杰
通訊作者單位: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對于清潔水源的需求是目前人類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膜進行海水脫鹽處理提供了一種具有前景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脫鹽膜材料存在滲透流量緩慢、抗污垢能力較弱的缺點。
有鑒于此,天津大學姜忠義、潘福生、南開大學張振杰等報道發展了一種COF膜實現了超快速脫鹽能力的膜,這種膜通過TaPa-SO3H納米片與TpTTPA納米代通過靜電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生成高強度有序結構膜材料。這種膜材料展示了高達99.91 %的優異NaCl脫鹽能力,水流量達到267 kg m-2 h-1,性能超過了目前最好的數據結果,比通常使用的膜性能提高4-10倍。制備的膜材料能夠在連續穩定工作108 h,展示了抗污垢能力和耐高鹽度(7.5 wt %)的能力,因此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前景。
背景
干凈的水對于現代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通過海水脫鹽的方法能夠持續的獲取凈水,而且全球海水的比例達到水總量的96 %。目前的海水脫鹽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加熱處理、膜處理。其中加熱處理過程需要多效蒸餾和多級閃蒸處理,膜處理方法中常用的技術是反滲透。熱處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通過相變技術分離,在阻礙鹽的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熱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相比而言,膜技術的能量消耗更低,因為膜通常能夠在溫和過程中就達到很好的篩分效果。
目前,出現了一種熱-膜耦合脫鹽技術,這種技術將膜蒸餾和滲透蒸發結合。現有的滲透蒸發技術中使用的膜是親水聚合物,這種聚合物能夠免于潤濕性處理,但是由于這種膜具有孔隙率低、孔隙率低、無法控制孔隙大小的缺點,因此目前的滲透蒸發膜具有滲透流量低、篩分能力和抵抗污垢能力不足的缺點。
新發展
圖1. 構建塊體COF膜 (a,b) TpPa-SO3H納米片(a)和TpTTPA納米棒(b)的TEM圖 (c) 吸附機理制備復合有機COF膜 (d-f) (d)TpPa-SO3H@TpTTPA(10)、(e)TpPa-SO3H@TpTTPA(20)、(f)TpPa-SO3H@TpTTPA(50)膜的AFM圖
有機分子篩分膜材料能夠形成連續的長程通道,能夠進行特定官能團設計,因此能夠實現高滲透流量和高阻礙能力,因此是一種具有前景的滲透蒸發材料。COF材料具有規則排列的孔結構,孔徑尺寸可調控,因此有望提高膜處理的流量、選擇性上限。通過預先設計COF材料的表面官能團,能夠構建了表面親水性的膜結構,提高膜的抗污垢能力。
作者設計由TpPa-SO3H納米片和TpTTPA納米帶組裝的COF膜,其中TpTTPA吸附作用負載在TpPa-SO3H納米片上得到COF膜材料,TpPa-SO3H納米片作為膜的主體結構,其中親水性長程有序孔結構用于凈水,TpTTPA納米帶起到“膠帶”作用通過靜電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將不同TpPa-SO3H納米片之間連接起來。
通過調節TpPa-SO3H、TpTTPA的比例,構建的COF膜展示了優異的脫鹽性能,對3.5 wt % NaCl溶液實現了99.91 %去除能力。在50 ℃實現了267 kg m-2 h-1的滲透流量。性能超過目前效果最好的膜,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網狀COF膜的性能提高4-10倍。
制備和表征
圖2. COF膜的制備 (a) 通過TpPa-SO3H納米片和TpTTPA納米帶真空輔助自組裝構建COF膜 (b,d) TpPa-SO3H膜(b)和TpPa-SO3H@TpTTPA(20)膜(d)的SEM圖片 (c,e) TpPa-SO3H膜(c)和TpPa-SO3H@TpTTPA(20)膜(e)的截面SEM圖片
通過TpPa-SO3H納米片和TpTTPA納米帶構建COF膜,其中離子性TpPa-SO3H納米片具有豐富的親水官能團和陰離子骨架結構,設計使用TpTTPA納米帶,具有豐富的氮原子,容易形成質子化骨架結構。通過N2吸附實驗對TpPa-SO3H和TpTTPA的孔道結構表征,TpPa-SO3H納米片和TpTTPA納米帶的面積分別為84 m2 g-1和706 m2 g-1,孔徑分別為1.34 nm和0.57 nm,通過FTIR和13C CP-MAS NMR研究化學結構,通過TEM表征結構和形貌,TpPa-SO3H納米片的厚度為0.5 nm,TpTTPA納米帶的寬度50-100 nm,高度0.5-1.5 nm,長度達到個數μm量級。通過Zeta電勢測試,發現TpPa-SO3H納米片具有負電勢,說明SO3H官能團能夠脫質子化;發現TpTTPA納米帶具有正電勢,說明其結構中的氮原子能夠進行質子化。通過TGA表征驗證TpPa-SO3H納米片的穩定溫度達到250 ℃,TpTTPA納米帶能夠在400 ℃穩定,因此說明COF材料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
吸附構建大面積COF膜材料。通過吸附策略工程化構建大面積片狀COF膜,通過TpPa-SO3H納米片與作為“吸附性膠帶”的TpTTPA納米帶之間的吸附,構建了大小達到~20 μm的膜材料。COF膜的制備是通過在聚四氟乙烯(PTFE)基底上通過真空輔助自組裝方法。首先只通過TpPa-SO3H在PTFE表面形成破碎和不均勻COF層,當使用TpPa-SO3H和TpTTPA構建薄膜,在PTFE表面展示了優異的成膜性能。通過表面和截面SEM表征,發現形成了致密連續的膜(630 nm)。通過Langevin動力學模擬,當存在TpTTPA納米帶時,TpPa-SO3H納米帶能組裝形成有序結構;當沒有TpTTPA納米帶時,生成的膜規則排列規則度較低。這說明TpTTPA納米帶在形成致密連續薄膜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脫鹽性能
圖3. COF膜超快脫鹽機理 (a) TpPa-SO3H@TpTTPA(20)膜的變溫脫鹽性能 (b) 石英微天平吸水測試 (c) TpPa和TpPa-SO3H的化學分子結構 (d) 水分子穿透TpPa通道模擬時間分辨圖 (0 ps, 100 ps, 1000 ps)
通過3.5 wt % NaCl的溶液模擬海水,考察TpPa-SO3H@TpTTPA膜的脫鹽性能,TpPa-SO3H@TpTTPA(20)和TpPa-SO3H@TpTTPA(30)的阻礙率達到>99 %,合適的流量為267 kg m-2 h-1。TpPa-SO3H@TpTTPA(10)和TpPa-SO3H@TpTTPA(15)含有較多TpTTPA納米帶,導致較低的阻礙能力和更高的流量,而且局部高密度的TpTTPA納米帶影響膜的堆疊,導致TpPa-SO3H納米片聚集,因此TpPa-SO3H@TpTTPA(20)具有最好的成膜效果。
變溫脫鹽性能考察。在不同溫度考察脫鹽性能,發現50 ℃具有比較好的效果,對3.5 wt % NaCl溶液的滲透流量為267 kg m-2 h-1,優于之前相關報道的最好結果(~130 kg m-2 h-1(3.5 wt % NaCl, 55 ℃);~100 kg m-2 h-1(3.0 wt % NaCl, 50 ℃))。
長時間性能測試結果顯示,在連續的108 h脫鹽處理過程中性能保持穩定。通過XRD和FTIR表征,對脫鹽處理后的材料表征,驗證晶化程度和化學結構保持。
參考文獻及原文鏈接
Wang, M., Zhang, P., Liang, X. et al. Ultrafast seawater desalination with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Nat Sustain (2022)
DOI: 10.1038/s41893-022-00870-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2-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