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癌癥疫苗以肽抗原為靶點,由于將肽呈遞給 T 細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 (MHC) 分子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因此需要進行個性化。此外,腫瘤經常通過干擾肽呈遞的機制逃避 T 細胞介導的免疫,例如,MICA 和MICB 蛋白可以在腫瘤上表達,并向免疫系統發出“殺死我”的信號,但是腫瘤通常會通過脫落這些蛋白質來偽裝自己,這會阻止專門的自然殺傷 (NK) 細胞識別和破壞癌癥。在2018年,美國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Kai W. Wucherpfennig等人在Science上報道了一種抗體的設計,這些抗體可防止人類癌細胞對細胞表面 MICA 和 MICB 的損失,進而使得免疫細胞可以對其進行殺傷作用。
近日,美國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Kai W. Wucherpfennig等人對于該靶點再次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開發了一種針對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概念性全新癌癥疫苗,該疫苗可誘導多種 T 細胞和自然殺傷 (NK) 細胞群的協同攻擊。成果發表在Nature上。

該疫苗以MICA和MICB(MICA/B)應激蛋白為靶點,這些蛋白在許多類型的人類癌癥中因 DNA 損傷而被上調,但健康細胞的表達水平很低或無法檢測到。MICA/B作為配體,激活T細胞和NK細胞上的NKG2D受體,然而,許多人類腫瘤通過從細胞表面蛋白水解脫落MICA/B 來逃避這一重要的免疫識別途徑。據報道,去除MICA/B 蛋白可誘導 NKG2D 受體內化并抑制 NK 細胞功能。因此,該疫苗誘導的抗體旨在通過抑制蛋白水解裂解,來增加腫瘤細胞表面MICA/B蛋白的密度,增強樹突狀細胞向 T 細胞呈遞腫瘤抗原并增強 NK 細胞的細胞毒性功能。該疫苗以蛋白水解脫落位點MICA/B中高度保守的α3結構域為靶點,旨在通過T細胞和NK細胞誘導腫瘤免疫。研究人員有意省略α1–α2結構域,以避免誘導可能阻斷NKG2D受體結合的抗體。疫苗抗原的多價展示極大地增強了免疫原性,因此研究人員將MICB或MICA的α3結構域融合到幽門螺桿菌鐵蛋白的N端,形成由24個亞單位組成的顆粒。所有實驗均以鐵蛋白作為對照抗原。并且,利用最近開發的一種由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和 CpG ODN 1826(佐劑)配制而成的中孔二氧化硅棒 (MSR) 可生物降解支架,用于疫苗遞送。

圖|疫苗設計
首先,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和恒河猴驗證了該疫苗的有效性。在給恒河猴接種后,動物均產生了抗 MICA 和抗 MICB 抗體,并且恒河猴隨著隨后的加強免疫,滴度增加了 100 到1,000 倍。且接種后沒有臨床副作用或血液化學變化,這提供了疫苗安全性的初步證據。

隨后,研究人員對腫瘤中的免疫環境進行分析,與接受Ctrl-vax的小鼠相比,用MICB-vax免疫的小鼠腫瘤中的多效應淋巴細胞群高度富集,CD4+ T細胞富集29.3倍,CD8+ T細胞富集17.9倍,NK細胞富集38.9倍。此外,其相關基因和趨化因子顯著上調和表達增加。因此,這些數據表明,MICB-vax可以誘導多效應 T 細胞和 NK 細胞群有效募集到處于高度激活狀態的腫瘤中。對當前免疫療法耐受的通常由 MHC-I 抗原呈遞或 IFNγ 信號通路中基因的失活突變(或下調)介導,這會極大地損害 CD8+ T 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在對免疫耐受的腫瘤(B2m–/–和 Ifngr1–/–)實驗中,50-75% 的小鼠在 100 天后仍保持無腫瘤狀態,且其功效是由 NK 細胞和 CD4+T 細胞介導的,并且 CD4+ T 細胞在 NK 細胞募集到腫瘤中起重要作用。最后,研究人員研究了為什么NK細胞會被募集的機制。先前研究表明,cDCs(cDC1和cDC2)在將腫瘤抗原轉運到腫瘤引流淋巴結(tdLNs)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在此處引發抗腫瘤T細胞。通過實驗驗證,與接受 Ctrl-vax 的小鼠相比,用 MICB-vax接種的小鼠的 tdLNs 中遷移的 cDC1 和cDC2 細胞數量顯著增加。因此,MICB-vax 通過 CD4+ T 細胞依賴性機制誘導 cDC1 遷移到 tdLNs,并且在用MICB-vax 免疫的小鼠的腫瘤中,NK 細胞和 CD8+T 細胞的積累需要 cDC1 細胞。此外,還表明了MICB-vax接種處理的小鼠增強了 DCs對黑色素瘤抗原的體內攝取。圖|CD4+ T 細胞和 cDC1 細胞在 NK 細胞募集到腫瘤中的作用綜上所訴,所提出的疫苗設計通過多種效應細胞群(包括不同的 T 細胞和 NK 細胞群)實現了腫瘤免疫。疫苗誘導的抗體抑制了腫瘤細胞的蛋白水解MICA/B 脫落,增強了NK細胞的細胞毒性功能,并增加了cDC1介導的腫瘤抗原向 CD8+ T 細胞的交叉呈遞。但是,這項工作的一個限制是人類 MICA/B 蛋白必須在小鼠腫瘤細胞中表達,因為小鼠 NKG2D 配體與 MICA/B 的同源性有限。因此,這種方法還需要在癌癥患者的臨床試驗中進行評估,并且正在計劃進行首次人體臨床試驗。此外,這種疫苗也可能與局部放射治療結合使用,因為 DNA 損傷會增強癌細胞的 MICA/B 表達。1.Badrinath, S., Dellacherie, M.O., Li, A. et al. A vaccine targeting resistanttumours by dual T cell plus NK cell attack. Nature (2022).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772-42.Ferrari de Andrade, L. et al. Antibody-mediated inhibition of MICA and MICBshedding promotes NK cell-driven tumor immunity. Science 359, 1537–1542 (2018).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o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