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Zheming Liu
通訊作者:Liberato Manna,Luca De Trizio
通訊單位:意大利技術研究院
研究背景
基于鹵化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具有優質光學性能,使其在光電器件中備受關注。但對于此類材料的最佳光學性能的開發,主要受到材料穩定性低的阻礙。
成果簡介
近日,意大利技術研究院Luca De Trizio & Liberato Manna團隊報道了通過熔融鹽合成制備的1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復合材料作為LCD 顯示設備的最佳綠色熒光粉的研究成果。該工作研發了一種新型熔融鹽法,即將CsPbBr3納米晶體(連同KNO3、NaNO3和KBr無機鹽)封裝在不同的納米級介孔SiO2主體基質中,其尺寸可在100-300 nm之間甚至幾個微米以上進行精確控制。該項工作發現,熔融鹽法不僅可以將CsPbBr3納米晶封裝在SiO2中與外界隔離,實現耐水耐酸超高穩定性,同時熔鹽可以實現CsPbBr3納米晶的耐高光輻射及耐高熱穩定性。
圖1. 介孔m-SiO2和CsPbBr3/m-SiO2復合材料的結構和光學性質。a-d) m-SiO2的TEM圖像,e-d)對應 CsPbBr3/m-SiO2的TEM圖像。i) 100nm CsPbBr3/m-SiO2_C1的 HAAD-STEM圖像和對應的EDX圖像。j) XRD圖譜。k) PL光譜。I) 100nm CsPbBr3/m-SiO2_C1浸沒在王水中一年后,在可見光和紫外光的照片。m) PLQY曲線。
作者通過對不同納米級尺寸的CsPbBr3/m-SiO2 復合材料的光學性能和穩定性之間的比較(包括先前報道的≥6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 和標準CsPbBr3納米晶),結果表明 1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顆粒表現出綠色(峰值在517 nm)窄光致發光(半峰寬為18 nm)、具有高量子產率(77%)。經過穩定性分析,1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 復合材料在商業化高光、高溫、高濕的加速老化測試條件下表現出最佳的穩定性,甚至在浸沒在王水中可穩定長達1年。這些特性使這些復合顆粒可以成為下轉換液晶顯示器(LCD)的最佳綠色熒光粉。
圖2.加載不同類型的CsPbBr3/m-SiO2的聚合物薄膜在商業化加速老化條件下的穩定性測試。a) 高光測試。b) 高熱測試。c) 高濕測試。
基于納米級小尺寸的優勢,將100nm的CsPbBr3/m-SiO2作為綠色發光薄膜,可以制備大尺寸超博均勻的薄膜,并實現了在液晶顯示屏(LCD)上的工作。作者采用一個7英寸的LCD顯示屏作為概念器件(其中綠色轉換層是負載有100 nm尺寸CsPbBr3/m-SiO2顆粒的聚合物薄膜),器件表現出最佳的白光發射(CIE顏色坐標為(0.3067,0.3271),相關色溫為6861 K,接近于參考白點NTSC),覆蓋CIE1931 92%的NTSC標準色域區域,明顯高于參考商用液晶顯示器(戴爾XPS 15 7590筆記本電腦)。
圖3. 加載100nm尺寸與≥600nm 尺寸的CsPbBr3/m-SiO2的聚合物薄膜的性質。a,b)光學顯微鏡圖像。c,d)CIE1931譜圖。e,f)白光器件光譜。
圖4. a)7英寸的1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的聚合物薄膜。b)LCD模型示意圖。c) 100nm尺寸的CsPbBr3/m-SiO2復合物的LCD器件。d)CIE1931譜圖。
參考文獻:
Zheming Liu, Lutfan Sinatra, Marat Lutfullin, Yurii P. Ivanov, Giorgio Divitini ,Luca De Trizio, Liberato Manna, One Hundred-Nanometer-Sized CsPbBr3/m-SiO2 Composites Prepared via Molten-Salts Synthesis are Optimal Green Phosphors for LCD Display Devices, Adv. Energy Mater. 2022.
DOI: 10.1002/aenm.202201948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