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色网站在线视频看看,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乐享,jy和桃子为什么绝交,亚洲欧美成人网,久热九九

Nature Energy:香港城大/清華/大化所合作,電催化新進展!
學研匯 技術中心 納米人 2023-11-07

1699320520672742.png

研究背景

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是一種合成碳基燃料的方法,結合可再生電力使用,有望解決全球能源短缺和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然而,由于C-C鍵形成的高能壁壘,CO2RR生成多碳液體產物仍然非常困難。


迄今為止,大多數能夠以可觀的反應速率從CO2RR生成Cn(n≥2)液體產物的催化劑都是基于銅的,這是因為*CO中間體在銅表面上的強吸附促進了通過CO二聚或CO-CHO偶聯來形成C-C鍵。然而,由于對基于銅催化劑的C-C偶聯過程缺乏全面的理解,控制C-C鍵形成是具有挑戰性的,這極大地限制了將CO2還原為Cn(n≥2)液體產物的高選擇性電催化劑的開發。


關鍵問題

現在對于理解銅基催化劑上的 C-C 偶聯存在以下局限:

1.缺乏全面了解: 對銅基催化劑上的 C-C 偶聯過程缺乏全面了解。這阻礙了對 C-C 鍵形成的控制,限制了將 CO2還原成 Cn(n≥2)液體產品的高選擇性電催化劑的開發。

2.C-C鍵形成的控制面臨挑戰: 控制 C-C 鍵的形成具有挑戰性,這使選擇性電催化劑的開發更加復雜。C-C 鍵的形成與 C-H 或 C-O 鍵的形成之間的競爭增加了復雜性。

這些局限性凸顯了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必要性,以便更深入地了解銅基催化劑上的 C-C 偶聯過程,化物界面作為氫物種傳輸通道來設計新型選擇性加氫催化劑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新思路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劉彬教授、清華大學李雋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黃延強研究員等人報道了一種用于將CO2電化學還原為乙醇的Sn基串聯催化劑,該催化劑由SnS2納米片和通過局部SnO3簇(Sn1 -O3G)錨定在三維碳載體上的單Sn原子組成。利用該催化劑,在-0.6至-1.1 VRHE的寬電位范圍內實現了超過70%的乙醇選擇性。并且,在高達 17.8 mA cm?2的幾何電流密度下連續反應100小時后,該催化劑仍保持其初始活性的97%。    


技術優勢:

1.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單原子催化劑,即SnS2/Sn1-O3G,用于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制備乙醇。該催化劑具有高效的C-C偶聯催化作用,通過結合同位素標記實驗和密度泛函理論研究,揭示了該催化劑上乙醇合成的C-C鍵形成機制。

2.通過電化學實驗評估了SnS2/Sn1-O3G催化劑的CO2還原性能,并通過在線氣相色譜和核磁共振譜分析了產物。結果表明,該催化劑在-0.9 VRHE電位下可穩定產生乙醇,其法拉第效率高達82.5%。

3.通過X射線發射光譜(XES)實驗證實了Sn1-O3G中Sn與氧原子的結合。通過X射線吸收光譜(XAS)和高角度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等實驗結果,確定了Sn1-O3G中Sn原子與氧原子的配位環境和電荷密度分布。    


研究內容

電化學CO2還原為乙醇

SnS2/Sn1-O3G 催化劑是采用溶熱法合成的,通過使用三維泡沫碳作為載體,然后將碳泡沫用作溶熱反應的基底,其中SnBr2和硫脲分別用作Sn和S的來源。
為了評估SnS2/Sn1-O3G 催化劑在電化學CO2還原成乙醇過程中的性能,作者在裝有CO2飽和0.5 M KHCO3溶液的H型電池中進行了時變測量,催化劑在0.6至1.1 V vs RHE的不同電位下偏置。使用在線氣相色譜法和核磁共振 (NMR) 光譜法對電解過程中產生的氣態和液態產物進行了分析。根據各種參數,包括電流密度、法拉第效率(FE)和穩定性,對催化劑的性能進行了評估。SnS2/Sn1-O3G 催化劑的電流密度高達17.8 mA cm-2,在0.6至-1.1 VRHE的電位內,FE保持在70%以上,同時該催化劑還表現出卓越的穩定性,在0.9 VRHE時乙醇選擇性保持在80%左右,連續反應100小時后其初始活性保持在97%。

1699320543655235.png

    圖1 SnS2/Sn1-O3G 串聯催化劑的 CO2RR 性能

SnS2/Sn1-O3G的結構表征

作者為了研究對乙醇的優異CO2 RR性能,采用以下表征技術揭示了 SnS2/Sn1-O3G 催化劑的結構信息,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用于檢查催化劑的形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用于獲取催化劑的高分辨率圖像,便于對結構進行詳細分析;亞恒星分辨率高角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提供亞埃級分辨率的催化劑圖像,有助于深入了解催化劑的原子排列;X射線衍射 (XRD):用于確定催化劑的晶體結構;拉曼光譜:利用拉曼光譜分析催化劑的振動模式,提供有關化學成分的信息;X射線光電子能譜 (XPS):利用 XPS研究催化劑的元素組成和化學狀態;X射線吸收光譜 (XAS):用于探測催化劑的電子和結構特性。


作者結合實驗觀察結果和理論計算,明確了Sn1-O3G催化劑中的錫原子通過與三個O原子結合形成三叉絡合物,從而固定在富含O原子的碳載體上。該復合物還包括一個額外的OH基團,以穩定單個錫原子。通過DFT計算得出,Sn1-O3(OH)G位點的結合能為-4.75 eV,表明這是一種熱力學穩定結構。進一步的XAS和HAADF-STEM研究也可以表明O原子配位的Sn催化位點在 CO2 RR過程中非常穩定。    

1699320558271608.png

圖2 SnS2/Sn1-O3G和Sn1-O3G 的結構特征


CO2電還原制乙醇機理

為了了解CO2RR中SnS2/Sn1-O3G中每種成分的作用,作者合成了SnS2納米片。發現SnS2納米片可以催化CO2還原,生成甲酸鹽,FE約為60%。而單獨的Sn1-O3G只能將CO2還原為CO作為主要的CO2RR產物。但是,通過將SnS2納米片和Sn1-O3G混合,可在-0.9V(相對于RHE)下產生乙醇,FE約為15%,而SnS2納米片與3D碳的混合物未能產生乙醇。根據這些發現,作者認為,SnS2/Sn1-O3G上乙醇的形成可能是由與甲酸鹽和CO相關的兩種中間體之間的C-C偶聯引起的。
在Sn1-O3G催化劑上進行CO2 RR時,將HCOOH引入反應體系,具有顯著的效果。在HCOOH的存在下,乙醇作為產物的形成增強,而作為主要CO2RR產物的CO的產生減少。這表明HCOOH在促進C-C偶聯在Sn1-O3G催化劑上形成乙醇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HCOOH的添加增加了乙醇的FE(法拉第效率)并增強了與乙醇形成相關的部分幾何電流密度。    
由Sn原子和O原子組成的雙活性中心能夠吸附*CHO 和*CO(OH) 中間產物,從而通過C-C偶聯生成乙醇。在SnS2/Sn1-O3G催化劑上的CO2RR過程中,乙醇形成的速率決定性步驟是SnS2成分產生的HCOOH向Sn1-O3G上的單原子Sn位點擴散,這一步驟對于反應過程中乙醇的生成速度至關重要。

1699320570826649.png

圖3 CO2還原為乙醇


作者建立了催化劑的活性位點模型,并進行了DFT計算,結果表明,在二氧化碳還原過程中,質子耦合電子轉移(PCET,H+/e-)和Sn1-O3(OH)G催化前位點的脫水是放能的,生成的Sn1-O3G具有自由基性質。
作者對兩種可能的二氧化碳結合機制進行了評估:一端結合和側面結合,發現側面結合機制更為有利。二氧化碳活化是通過Sn=O雙鍵和O=CO雙鍵之間的面對面環加成反應發生的,從而形成活化的*CO2中間體,其二氧化碳吸附自由能為-0.75 eV。活化的*CO2經過PCET生成O2Sn-O-CO(OH)中間體3,放能為1.68 eV。該中間體是O2Sn=O催化*CO2氫化過程中的主要產物。強結合碳酸鹽*OCO(OH)是碳酸氫鹽中間體形成的結果,除了通過中間體從回收的催化劑中生成CO外,幾乎不直接生成CO。    

1699320582833143.png

圖4 通過甲酰基-碳酸氫鹽偶聯形成C-C鍵(使用關鍵中間體4)


總結展望

總的來說,香港城市大學劉彬教授、清華大學李雋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黃延強研究員等人開發了一種無銅的錫基串聯催化劑,利用CO2 RR 生產乙醇,其中Sn1-O3G上的Sn和O原子雙活性中心用于吸附不同的C基中間體,有效降低*CO(OH)和 *CHO之間的C-C耦合能。他們的串聯催化劑實現了甲酰基-碳酸氫鹽偶聯途徑,不僅為乙醇合成過程中C-C鍵的形成提供了平臺,克服了銅基催化劑的限制,而且還提供了操縱CO2還原途徑獲得所需產物的策略。


參考文獻:

Jie Ding, Hong Bin Yang, Xue-Lu Ma, Song Liu, Wei Liu, Qing Mao, Yanqiang Huang*, Jun Li*, Tao Zhang & Bin Liu*. A tin-based tandem electrocatalyst for CO2 reduction to ethanol with 80% selectivity, Nature Energy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3-01389-3  

加載更多
1052

版權聲明:

1)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請批判性閱讀! 2) 本文內容若存在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3) 除特別說明,本文版權歸納米人工作室所有,翻版必究!
納米人
你好測試
copryright 2016 納米人 閩ICP備16031428號-1

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