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單原子催化劑(SACs)作為將孤立的活性中心分散在固體基質上的先進技術,自其引入以來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技術允許將金屬原子的使用效率提高到極限,并能夠調節其化學微環境,從而展示出在電催化、熱催化、光催化和仿生酶催化等領域中卓越的活性和選擇性。
然而,由于潛在活性位點在催化材料上的非均勻分布,以及在激活狀態下活性位點結構的復雜演變,精確控制或識別SACs中的配位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性。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XAFS)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通常結合使用,以確定SACs中活性位點的配位結構。然而,XAFS得到的結構僅代表所有金屬位點的平均值,未能提供關于單個原子的詳細信息,而DFT計算雖然能夠提供理論預測,卻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描述三維結構信息時存在限制。
因此,為了尋求更為均勻和可控的活性位點,研究者們開始探索使用金屬-有機框架(MOFs)作為潛在的載體。MOFs具有高度對稱的空間結構和多樣的有機功能基團,因此被認為能夠提供一種理想的平臺,用于調節和固定單原子催化劑。然而,尤其是對于惰性金屬原子,例如鉑(Pt),MOFs作為介質用于調節SACs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是因為這些金屬原子易于聚集,從而影響其催化性能和穩定性。
有鑒于此,清華大學 王鐵峰教授等人在“Nature Synthesi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A one-pot strategy for anchoring single Pt atoms in MOFs with divers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s”的最新論文。他們報道了一種新的一鍋法合成方法,用于在基于苯-1,4-二甲酸(BDC)的有機連接子上穩定Pt(0)單原子的MOFs。作者選擇了Zr基的UiO-66–X(–X?=?–Br、–NH2、–I和–H)作為平臺,系統研究了Pt單原子在不同功能基團配體下的催化活性及其抗燒結性能。
通過實驗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作者發現Pt1@UiO-66–Br表現出優越的催化活性,其在硝基苯和苯乙烯加氫中的轉化頻率分別比Pt1@UiO-66–I高出37倍和68倍。此外,作者還研究了Pt1@UiO-66–X在H2氣氛中的燒結抗性,發現盡管其結合能相似,Pt1@UiO-66–Br在300°C的鈣化條件下比Pt1@UiO-66–NH2更為穩定,這歸因于不同的H2化學吸附亞穩態配置。因此,本研究不僅在方法學上推動了SACs的進展,還為設計和優化單原子催化劑提供了新的策略。
研究亮點
(1)實驗首次利用一鍋法成功將Pt(0)單原子穩定地固定在基于苯-1,4-二甲酸(BDC)的金屬-有機框架(MOFs)中,包括UiO-66–X(Zr)、MOF-5–X(Zn)、MIL-101–X(Fe)、NiBDC–X和CuBDC–X。
(2)實驗通過調控不同有機配位環境,尤其是UiO-66–X系列(–X?=?–Br、–NH2、–I和–H),實現了Pt1活性位點的構建和表征。結果顯示,不同功能基團對Pt催化活性產生顯著影響,展現出以電子捐贈能力為基礎的火山型活性趨勢。
(3)進一步研究表明,Pt1@UiO-66–Br在硝基苯和苯乙烯加氫反應中表現出顯著的催化活性,其轉化頻率分別比Pt1@UiO-66–I高出37倍和68倍。此外,對Pt1@UiO-66–X在高溫下的穩定性分析顯示,Pt1@UiO-66–Br在300°C鈣化條件下表現出更優異的抗燒結性能,這一差異歸因于不同的H2化學吸附構型。
圖文解讀
圖1:Pt1@UiO-66–X的合成與可視化。
圖2. Pt1@UiO-66–X的光譜表征與合成機理研究。
圖3. Pt1@IRMOF-3和Pt1@Fe-MIL-101–NH2的表征。
圖 4:Pt1@UiO-66–X的催化性能。
圖5. Pt1@UiO-66–X的電子性質。
圖6. Pt1@UiO-66–NH2和Pt1@UiO-66–Br的熱穩定性。
總結展望
本文通過一鍋法成功合成了一類具有單個零價Pt原子的單原子催化劑(SACs),并將它們固定在UiO-66–X(-X?=?–H、-NH2、-Br和-I)的金屬-有機框架中。這一策略不僅實現了Pt原子的高度均勻分散,還允許對活性位點進行精細調控,從而顯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和抗燒結性能。研究發現,Pt中心的催化活性受其配位基團類型影響,這通過改變Pt中心的電子結構和與反應中間體的相互作用方式得以解釋。
此外,作者發現不同的配位配體(如–Br和–NH2)顯著影響了Pt原子在高溫和H2氣氛下的穩定性,這為設計更為穩定和高效的催化劑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通過深入理解Pt單原子催化劑的結構-性能關系,本研究不僅推動了單原子催化劑領域的進展,還為實驗和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實驗平臺和理論基礎。未來,這種方法可能被擴展到其他金屬和MOFs的組合,從而在廣泛的催化轉化中實現更多樣化和可控的活性位點設計。
原文詳情:
Liu, S., Wang, Y., Lyu, K.F. et al. A one-pot strategy for anchoring single Pt atoms in MOFs with divers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s. Nat. Synth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4-00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