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Qing-Zhu Li, Wen-Lin Zou位點選擇性的遠程C-H鍵官能團化在有機化學合成領域是個非常重大的挑戰,如何對芳香烴的遠端精確位點C(sp2)-H化學鍵進行官能團化還未曾得到深入研究。有鑒于此,成都大學李俊龍教授等報道芳基C(sp2)-H對位選擇性酰基化,該反應使用N雜環卡賓有機催化劑,對遠離官能團距離達到8個化學鍵的位置進行遠程C(sp2)-H官能團化修飾。反應遵循獨特的單電子機理,通過原位生成的氮中心自由基進行選擇性芳基C-H鍵活化。這種有機催化反應方法學能夠對一些藥物化合物、氨基酸、多肽化合物進行官能團化,說明這項方法在藥物化學領域的發展前景。作者進行深入的機理研究,包括控制實驗和DFT理論計算,說明產生位點選擇性的原因,給出了N雜環卡賓有機催化劑的自由基機理。作者首先選擇含有4-氯苯磺酰基(OBsCl)離去基團的苯乙酰胺(1a)作為反應物。反應條件優化發現在60 ℃甲苯溶劑,并且含有噻唑鎓-NHC作為預催化劑(N1),加入K3PO4堿,使用醛(2a)對1a進行遠程酰基化。該反應以優異的對位選擇性生成3a,產率達到96 %(entry 1)。控制實驗。當體系不加入NHC,反應無法進行。當NHC催化劑的N位點修飾芳基取代基,反應產率非常差(entry 3, 4)。當2,2-雙芳基乙基修飾NHC的N原子,能夠得到92 %的產率(entry 5)。增加烷基分子鏈(entry 6)或者將溶劑替換為二氯甲烷(entry 7)、DMSO(entry 8)導致反應產率顯著降低。K2CO3有助于提高反應產率(94 %, entry 9),DBU有機堿(DBU, 1,8-二氮雜二環十一碳-7-烯)導致反應產率顯著降低(entry 10)。作者研究該反應的敏感性,進一步展示了該反應的重復性和魯棒性(該反應在不同的底物濃度、溫度、濕度、規模化等場景都能夠很好的進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氧氣濃度較高阻礙反應的發生。在優化的反應條件研究反應的兼容。首先,發現一系列烷基醛都能夠對酰胺1a進行遠程酰基化。許多苯丙醛作為反應物都能夠生成對位酰基化的產物(3a-3f),產率達到56-96 %。線性脂肪醛作為反應物能夠很好的進行反應(3g和3h)。反應物能夠兼容α-枝狀取代基(3i),硫、氮雜原子不影響反應的進行(3l和3m)。反應對含有環烷基取代基的有機醛(3n-3p)兼容。另外,乙醛酸乙酯(3q)是NHC催化非常罕見的底物,但是在該反應中得到有價值的產率。芳香醛的兼容。該反應對于對位、間位、鄰位修飾缺電子/供電子取代基的有機醛都兼容(3r-3z)。反應對雙官能團修飾的芳香醛同樣兼容(3aa-3ae),對2-萘基醛(3af)反應物能夠兼容,且產率達到89 %。一系列雜芳基醛,包括呋喃醛(3ag)、噻吩醛(3ah和3ai)、吡啶醛(3aj和3ak)、吡嗪醛(3al)、喹啉醛(3am)和喹喔啉醛(3an)都得到非常好的產率(72-96 %)。
圖5. 底物拓展(酰胺)
酰胺的兼容。在優化后的反應條件研究反應對酰胺的兼容,發現反應能夠兼容許多芳香取代基,而且反應的位點選擇性保留(3ao-3au)。甚至當芳香環修飾較強的甲氧基導向官能團(3at和3au),仍維持反應位點的選擇性。當反應物修飾較強的拉電子官能團,比如NO2(3av)、CF3(3aw和3ax)、CN(3ay),反應仍能夠發生。當芳環修飾多個取代基,該反應同樣能夠很好的發生(3az-3bi)。含有萘基的底物能夠選擇在C4位點進行(3bj),含有枝狀烷基鏈的酰胺不會影響反應選擇性(3bk)。當底物含有一定的位阻效應,反應的產率受到一些阻礙(3bl)。不同的碳鏈長度(苯丁基/苯戊基酰胺)不影響產物選擇性。含有簡單苯醇基的氨基甲酸酯同樣選擇在對位進行修飾(3bm-3bq)。含有聯苯(3br)或萘基(3bs)等雙芳基的氨基碳酸酯同樣能夠得到對位選擇性產物。環狀氨基碳酸酯(3bt)能夠得到目標位點選擇性產物,但是產率稍微降低。雙芳基酰胺作為芳基取代基同樣在C(sp2)-H官能團化反應中得到對位選擇性產物,分離產物的收率達到60-96 %(3bv-3cl)。在底物拓展中,未發現反應在其他位點形成異構體產物。
圖6. 后期官能團化(藥物分子、生物活性化合物)
藥物分子的后期官能團化。作者將這種反應方法應用于藥物骨架結構的后期官能團衍生化,對一些藥物類似物進行遠程C-H堿酰基化,產率達到48-85 %(4-19)。反應對一些自由基敏感的官能團兼容,包括酚(二氟苯水楊酸7,霉酚酸9)、氰基(非布司他febuxostat,11)、環丙基(PPAR激動劑(Ciprofibrate)12)、烯烴(亞油酸14,膽固醇18)。而且,該反應對含有糖基醛官能團的底物兼容(單糖葡萄糖(20和21)、半乳糖(22)和果糖(23))。作者通過一系列實驗和表征研究反應機理。首先發現TEMPO能夠完全阻止1a的遠程C(sp2)-H酰基化,通過高分辨質譜表征技術發現TEMPO結合的中間體(50);通過與環丙烷1b的自由基鐘實驗生成脫芳基51產物。這些結果說明催化反應包括環己二烯自由基中間體。反應生成51產物,說明酰基化反應能夠原位切斷C-N化學鍵,從而助力脫質子反應。9-蒽基底物能夠生成螺環酮52,產率達到86 %。將52加入強堿性環境能夠轉化為目標酰基化產物53。這些實驗現象說明反應包括去芳基化的螺環酮中間體。當對位受到阻礙,反應無法發生酰基化(1c和1d)。含有E-烯烴官能團的酰胺(1e)無法得到目標產物,這是因為這種分子結構難以形成螺環自由基中間體物種。作者通過1f和1f-d的反應動力學,發現動力學同位素效應1.0,這說明去質子化反應步驟不是決速步。因此通過以上研究提出反應機理。首先通過卡賓和有機醛產生脫質子Breslow中間體,隨后發生單電子轉移SET/切斷N-O化學鍵,生成氮中心自由基IM-1,并且從Breslow中間體生成IM-2或IM-2′。IM-1隨后能夠生成螺環自由基中間體IM-3,該步驟是可逆的過程。IM-3隨后通過開殼單線態過渡態在對位發生自由基偶聯生成IM-4p(與其他位點相比,在對位反應的能量有熱力學優勢),說明對位選擇性修飾具有動力學選擇性和熱力學選擇性。IM-4p通過1,2-碳原子轉移反應生成IM-5中間體,隨后釋放卡賓催化劑得到IM-6,再通過質子轉移步驟生成芳構化產物3a。參考文獻及原文鏈接
Li, QZ., Zou, WL., Yu, ZY.et al. Remote site-selective arene C–H functionalization enabled by N-heterocyclic carbene organocatalysis. Nat Catal (2024).
DOI: 10.1038/s41929-024-01194-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4-0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