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傳統III-V族和II-VI族半導體合金相比,ABX3鹵化物鈣鈦礦(HP)合金表現出獨特的相行為。當它們的混合組分尺寸匹配時,后者通常具有良好的相互混溶性,而當尺寸不匹配時,則會發生相偏析。近日,科羅拉多大學Fernando P. Sabino、Alex Zunger利用量子力學計算揭示了光誘導缺陷的形成和遷移。
本文要點:
1) 鹵素空位VX與鹵素間隙Xi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Frenkel對缺陷,這是HP合金中相偏析的促成因素。在Br-I合金中的閾值溴組成下,價帶中的光生空穴局部化,從而產生雙電荷碘Frenkel對(VI+Ii)2+。
2) 碘在溴間隙上更快地遷移到空閑的碘VI位點,導致形成富碘和貧碘區域,從而產生相分離。通過暗熱退火去除可移動缺陷,而偏析劑提供相反的力,這導致相偏析的逆轉。這種原子理解可以通過選擇B位點上的替代元素來實現對相分離的控制,例如用Sn代替一些Pb,這些元素無法形成穩定的Frenkel缺陷。
Fernando P. Sabino et.al Light-Induced Frenkel Defect Pair Formation Can Lead to Phase-Segregation of Otherwise Miscible Halide Perovskite Alloy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1539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