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明染料是開發各種熒光探針的優秀支架。羅丹明的一個關鍵特性是它們在無色內酯和熒光兩性離子之間的平衡。調節內酯-兩性離子平衡常數(KL-Z)可以優化特定生物應用的染料特性。
在這里,霍華德休斯醫學院Luke D. Lavis使用已知和新穎的有機化學來制備全面的羅丹明染料集合,以闡明控制KL?Z的結構-活性關系。
文章要點
1)研究發現助色取代基強烈影響內酯-兩性離子平衡,為改進羅丹明染料的合理設計提供了路線圖。
2)供電子助色劑(例如久洛定)與氟化苯環協同作用,產生明亮的紅移熒光團,用于活細胞單粒子追蹤(SPT)和多色成像。
3)N-芳基助色劑與氟化相結合產生紅移福斯特共振能量轉移(FRET)淬滅染料,可用于創建新的半合成指示劑,以使用熒光壽命成像顯微鏡(FLIM)檢測cAMP。
總之,這項工作擴展了可用于羅丹明合成的合成方法,生成了用于高級熒光成像實驗的新試劑,并描述了將指導未來探針設計的結構-活性關系。
參考文獻
Jonathan B. Grimm, et al, Optimized Red-Absorbing Dyes for Imaging and Sensing,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5273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