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用催化、涌現特性和可編程設備的前景,控制與外部電場反應期間電荷遷移的愿景很有吸引力。
在這里,日內瓦大學Stefan Matile通過陰離子-π催化來探索這個想法,即芳香族表面陰離子過渡態的穩定。
文章要點
1)通過芳香族體系的極化來活化催化劑是最有效的。這種極化是由電場引起的。
2)研究人員使用電化學微流體反應器來極化多壁碳納米管作為陰離子π催化劑顯得至關重要。這些反應器可以在足夠低的電壓下提供高場,以防止電子轉移,提供有意義的有效催化劑/底物比率,并避免額外電解質的干擾。
3)在這些條件下,芘界面環氧化物開醚環化的速率在正電壓下與電壓呈線性相關,在負電壓下可忽略不計。雖然電微流體被設想用于氧化還原化學,但研究結果表明,它們在超分子有機催化中的應用具有在最廣泛意義上使有機合成非共價帶電的潛力。
參考文獻
M. ángeles Gutiérrez López, et al, Electric field–assisted anion-π catalysis on carbon nanotubes in electrochemical microfluidic devices, Sci. Adv. 9 (41), eadj5502.
DOI: 10.1126/sciadv.adj550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