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源性小細胞外囊泡(EVs)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是預測免疫治療應答的生物標志物。然而,傳統的批量測量方法很難分析單個腫瘤源性EVs上PD-L1的表達情況。有鑒于此,鄭州大學張開翔教授、張振中教授和張紅嶺教授設計了一種對腫瘤源性單個Evs上的PD-L1進行(LITIE)局部成像的方法。
本文要點:
(1)在該方法中,血漿中的Evs會被直接捕獲在生物芯片上。隨后,實驗使用脂質體介導的膜融合策略對EVs中的miR-21進行成像,進而從整個EVs群體中區分miR-21陽性的EVs。此外,研究者也進一步應用引物交換反應(PER)產生局部、放大的熒光信號,以對識別的腫瘤源性EVs上的PD-L1進行成像。
(2)在應用于臨床樣本檢測時,LITIE檢測方法可有效區分乳腺癌患者、健康個體和良性腫瘤患者。實驗結果表明,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中,LITIE檢測方法甚至能夠在接受藥物治療前就表現出預測免疫治療應答的性能。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檢測個體腫瘤源性EVs的PD-L1的策略有望成為篩選適合免疫治療的臨床反應者的重要替代方法。
Junli Zhang. et al. Localized Imaging of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on Individual 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Prediction of Immunotherapy Response.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579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