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心臟起搏器依賴電池,起搏導線容易導致瓣膜損傷和感染,而且需要完整的起搏器回收才能更換電池。盡管報道了無線生物電子設備來調整心外膜的速度,但需要進行開胸手術(開胸手術)來植入設備,而且這一過程是侵入性的,需要長時間的傷口愈合和醫療負擔。
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Tzung K. Hsiai展示了一種完全生物兼容的無線微電子產品,它具有自組裝設計,可以卷成輕量級微管起搏器,用于血管內植入和起搏。
文章要點
1)研究人員利用射頻將能量傳遞給微管起搏器進行電刺激。
2)在麻醉的豬模型中,研究人員證明這種起搏器提供了有效的起搏來恢復心臟停止跳動的心臟收縮,并有能力進行超速起搏以增強血液循環。
3)因此,這種微管起搏器為無鉛、無電池微電子設備的微創植入鋪平了道路。
參考文獻
Shaolei Wang, et al, A self-assembled implantable microtubular pacemaker for wireless cardiac electrotherapy, Sci. Adv. 9 (42), eadj0540. DOI: 10.1126/sciadv.adj054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