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熱激活延遲熒光的形成系統廣泛用于制造有機發光二極管。然而,由于缺乏結構和熱力學特征,它們的進一步發展會受到阻礙。在這里,臺灣大學Pi-Tai Chou、Ken-Tsung Wong報道了籠狀、大環、接受電子的宿主(A)和各種N-甲基-吲哚并噻唑基給電子客體(D)之間絡合物的產生,其通過空間電子轉移過程表現出熱激活延遲熒光。
本文要點:
1) D/A共晶通過X射線分析完全解析,紫外-可見光滴定數據表明它們的形成是一個吸熱和熵驅動的過程。此外,它們的發射可以通過供體的分子軌道進行微調。
2) 作者使用其中一種D/A系統制造了有機發光二極管,測得的最大外量子效率為15.2%。在1000 cd?m–2的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保持在10.3%?。該工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復合物的結構、形成熱力學和性質之間的關系。
Chun-Yen Lin et.al Entropy-driven charge-transfer complexation yield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and highly efficient OLEDs Nature Chemistry 2023
DOI: 10.1038/s41557-023-01357-0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3-01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