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醫院費繼鋒教授和華南師范大學劉彥梅教授對用于實現高穿透性光動力治療的原位光產生或光遞送策略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本文要點:
(1)激光、發光二極管(LED)和燈具等外部光源已被廣泛應用于光動力治療(PDT)。然而,它們的應用性能仍會受到較淺的組織穿透深度等問題的嚴重限制。近年來,在腫瘤部位局部產生或遞送光的策略因具有高組織穿透性而受到了研究者的極大關注。
(2)作者在文中簡要介紹了PDT中的“原位光產生或遞送系統”的原理,這些系統可分為不同的類別:(1)植入式發光、(2)機械發光、(3)電化學發光、(4)切倫科夫發光、(5)化學發光和(6)生物發光;最后,作者也對它們在PDT中的應用及優缺點進行了總結和詳細的討論,旨在為進一步設計光產生或遞送系統以及推動PDT介導的腫瘤治療的臨床研究提供借鑒和指導。
Xiao Cui. et al. Beyond External Light: On-Spot Light Generation or Light Delivery for Highly Penetr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561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