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半導體,如氮化碳,當以粉末形式使用時,表現(xiàn)出有吸引力的光催化性能,但其光電化學性能受到電荷傳輸能力低、載流子復合和自氧化的影響。通過先進的薄膜生成技術,高薄膜-基底親和力和精心設計的異質結結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在這里,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Felix F. Loeffler,Oleksandr Savateev介紹了用多用途聚合物和超分子前體對導電基底進行旋涂預處理,然后通過化學氣相沉積來合成雙層氮化碳光電極。
文章要點
1)這些光電極由多孔微管頂層以及多孔膜和導電基底之間的中間層組成。
2)該聚合物提高了氮化碳的聚合度并引入C-C鍵以增加其導電性。
3)這些氮化碳光電極表現(xiàn)出最先進的光電化學性能,并在 C-H 官能化方面實現(xiàn)了高產(chǎn)率。
4)這種氮化碳光電極合成策略可以很容易地適應其他報道的工藝以優(yōu)化其性能。
參考文獻
Zhang, J., Zhu, Y., Njel, C. et al. Metal-free photoanodes for C–H functionalization. Nat Commun 14, 7104 (2023).
DOI:10.1038/s41467-023-42851-w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285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