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前藥療法在體內前藥激活的效率、選擇性和特異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然而,如何在靶點精準地時空控制酶及其底物、酶活性的保存以及由前藥的低遞送效率所導致的原位底物耗竭等問題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嚴峻挑戰。有鑒于此,中國藥科大學丁婭教授將前藥作為建筑配體以形成鋅-前藥殼層,開發了一種通過ZIF-8分開酶和前藥的新型核殼反應器,其能夠將酶與其底物進行結合,從而提高載藥性能(DLC)。
本文要點:
(1)實驗將細胞色素P450(CYP450)固定在ZIF-8中,并將抗腫瘤藥物達卡巴嗪(DTIC)配位和沉積在ZIF-8的外層,使其DLC高達43.6±0.8%。與L02細胞和HUVECs相比,NADPH濃度較高的B16-F10細胞中的CYP450前藥轉換效率更高(36.5±1.5%),而IC50值更低(26.3±2.6 g/mL)。
(2)基于透明質酸的腫瘤靶向性,該核殼酶反應器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腫瘤抑制效率(96.6±1.9%),從而為實現更高效、更安全、更有選擇性的體內生物催化和腫瘤治療提供了一種簡便多樣的新策略。
Bo Wang. et al. Core-Shell Reactor Partitioning Enzyme and Prodrug by ZIF-8 for NADPH-Sensitive In Situ Prodrug Activati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DOI: 10.1002/anie.20231402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