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異質外延生長裝飾二維納米結構對于實現生物醫學、電氣和機械應用中的功能組裝非常重要。盡管已經研究了自組裝之前聚合物的功能化,但迄今為止,尚未探索從二維納米結構進行三維直接表面改性的探索。
近日,伯明翰大學Andrew P. Dove,Rachel K. O’Reilly報道了一種活結晶驅動的自組裝方法,通過添加基于 PCL 的均聚物和不同的電暈化學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來形成均勻的 2D 片晶,并具有受控的空間尺寸和均勻的分散性。
文章要點
1)通過選擇性地順序添加熒光改性 PCL 混合物到 1D 或 2D 前體中獲得多層片晶,表現出優異的痕量跟蹤能力和具有整體結構形態的膠體穩定性。此外,使用 DMA 或染料作為單體,使用原位光誘導(光引發劑或 PET-RAFT)聚合來選擇性修飾和空間功能化片晶表面。
2)此外,通過在光誘導聚合過程中調節單體濃度,制備了不同高度的均勻片晶。這表現出良好的控制和表面高度增長的線性關系,直至并包括添加 100 質量當量的 DMA。
二維片晶表面的原位光裝飾能力開啟了軟材料受控選擇性和空間表面功能化的可能性,可能會開發材料科學和高分子化學領域的巨大多樣性應用。
參考文獻
Tianlai Xia, et al, Tun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Self-Assembled 2D Platelets in the Third Dimension,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8770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