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Pawel Swietach、奧胡斯大學Ebbe Boedtkjer?和哥本哈根大學Stine Falsig Pedersen對質子在癌癥侵襲性中的作用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本文要點:
(1)癌癥會發生質子(H+)濃度和感知的連續變化,以促進其進一步的發展。質子化狀態對于蛋白質活性的影響源于氨基酸或其含量的改變。事實上,許多癌癥的起始突變都會影響pH的平衡、調節或感知,使其能夠在正常約束外生長和侵襲,并成為致癌轉化的一部分。當腫瘤由于代謝重編程和灌注紊亂而形成酸性微環境時,這些支持癌癥的作用會變得更加突出。隨后發生的細胞內和細胞外pH紊亂也會在多個方面影響腫瘤生物學,包括細胞增殖到免疫監視等,甚至能夠促進癌癥發生進一步的突變。
(2)已有研究表明,細胞外酸中毒對耐酸癌細胞有利,從而能夠加速疾病進展。而耐酸癌細胞通常也與癌癥的侵襲性表型相關。雖然腫瘤內的酸堿失衡常會與乏氧和乳酸蓄積同時發生,但目前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表明,H+調控的反應在支持癌癥發展的關鍵事件中會發揮獨特的作用。這些作用也有望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重要契機。
Pawel Swietach. et al. How protons pave the way to aggressive cancers.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23-00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