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derburn–Etherington模式具有固有的組合規則,在自然樹狀系統中普遍存在。然而,在微觀或納米尺度上實現這些模式仍極具挑戰性。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Li Xiaomin、吉林大學Lu Zhongyuan通過控制納米液滴的順序融合,這些圖案可以在納米尺寸的介孔二氧化硅結構中再現。
本文要點:
1) 作者合成具有暴露的反應活性液滴表面的各向異性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然后按照Wedderburn–Etherington模式(1,1,2,3,6,11等)進行組裝,形成包含二聚體到多聚體的支鏈納米樹。這種組裝是通過使用配體接枝的鈀納米晶體作為粘合劑來實現的,該粘合劑可以融合暴露在納米顆粒一側的液滴。
2) 形成的二聚體具有Y形結構,并具有兩個融合的分支(長度,~395?nm;外徑,~157?nm),以及順序融合生長方式可以進一步將Y結構擴展到多分支結構。此外,支鏈結構異構體的類型和構型也可以精確計算,并由Wedderburn–Etherington樹指定。
Yuzhu Ma et.al Synthesis of branched silica nanotrees using a nanodroplet sequential fusion strategy Nature Synthesis 2023
DOI: 10.1038/s44160-023-00434-z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3-0043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