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鋰具有高結合能的親鋰位點對誘導Li沉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鋰離子在親鋰位點上的飽和沉積導致親鋰性的喪失。近日,東華大學Liu Qian、Luo Wei、Zou Rujia提出了成核過程中親鋰位點的保護途徑。
本文要點:
1) 所設計的異質界面具有定向的內置電場和親鋰勢阱,空間場中的Li離子可以通過電場驅動模式和化學場驅動模式穿過金屬基親鋰位點,并在半導體側成核。基于鋰離子的高效雙模轉移途徑可確保親鋰位點連續暴露于電場中,并在成核期間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2) 在1C下,使用LiFePO4陰極的全電池經過200多次循環時具有穩定的低極化電壓分布,這證明了親鋰位點持續作用的重要性。該工作為鋰金屬電池中親鋰位點的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從而可以將其推廣到其他堿金屬電池中。
Jinqi Zhu et.al A Protection Route Based on the Dual-Mode Transfer of Lithium Ions for Lithiophilic Site during the Nucleation Period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2687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