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于環境能源的室內物聯網市場的有機光電技術的發展有所增加,有機光伏(OPV)和光電探測器(OPD)被認為是可持續室內電子設備的有希望的候選者。然而,獨立的 OPV 和 OPD 的制造過程可能復雜且成本高昂,導致生產成本高且可擴展性有限,從而限制了它們在廣泛的室內應用中的使用。
近日,高麗大學Tae Geun Kim,Jae Won Shim,韓國科學技術院Do Kyung Hwang,Min-Chul Park, 梨花女子大學JaeHong Park使用多組件光敏結構開發一種具有有效能量收集和傳感能力的自供電雙功能傳感裝置。
文章要點
1)優化后的器件通過量化電荷載流子動力學,展示了更高的自由電荷生成率,在室內條件下(LED 1000 lx (5200 K)),剛性和柔性 OPV 的輸出功率密度分別超過 81 和 76 μW/cm2。
2)此外,通過利用出色的 OPD 性能以及光伏模式下超過 130 dB 的線性動態范圍(無外部偏置),展示了單像素圖像傳感器作為商業環境中實際室內操作的可行原型。
該裝置具有高性能 OPVOPD 特性,為進一步探索潛力提供了路線圖,通過它們的相互關聯性,可以為現實世界中的實際多功能應用帶來協同效應。
參考文獻
Tae Hyuk Kim, et al, Self-powering sensory device with multi-spectrum image realization for smart indoor environments,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3287.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