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電電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部電極和電解質材料在操作條件下的結構特征和化學動力學。為了提高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全面了解這種材料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結構動力學性能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廈門大學Zhang Qiaobao、中國科學院Su Dong對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揭示可充電電池材料的電化學過程和反應進行了綜述研究。
本文要點:
1) 包括高分辨率成像、衍射和光譜分析在內的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為可充電電池材料在操作條件下的納米/原子級結構變化和降解途徑提供了重要見解。這些見解對于深入理解電池材料中的反應機制和結構-活性相互作用至關重要。因此,該工作突出了原位TEM在實時揭示可充電電池電池材料化學動力學和物理變化方面的應用進展。作者系統探討和總結了電化學過程和降解機理。
2) 此外,作者還強調了原位TEM技術為解決電池材料中的關鍵問題所提供的技術進步、挑戰和寶貴見解。該工作最后討論了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徹底改變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新興研究方向。
Zhefei Sun et.al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and Reactions In Rechargeable Battery Materials Revealed via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316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