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劉斌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丁建勛研究員對生物材料介導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靶向治療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本文要點:
(1)再灌注治療被廣泛用于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然而其療效仍會受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等問題的限制,由此也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全身應用抗氧化劑或抗炎制劑等能夠減輕MIRI的藥物的策略往往會因藥物在病變部位的釋放不充分而無效。目前,許多研究者正在嘗試開發功能性生物材料,以提高藥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并減少胃腸道刺激、血小板減少和肝損傷等副作用,從而優化藥物的使用效果。
(2)作者在文中綜述了通過觸發抗氧化、抑制鈣離子過載和炎癥調節等機制治療MIRI、能夠實現藥物可控遞送的生物材料,并討論了這些治療方法在臨床上面臨的挑戰和潛在的發展前景。
Qiang Luo. et al. Biomaterial-mediated targeted therapeutics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iomaterials. 20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300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