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靈敏度的發光成像技術在生物醫學植入物的術中和術后體內示蹤等方面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傳統的熒光探針會很容易受到活體組織背景自發熒光的干擾,導致其信噪比較差。有鑒于此,四川大學王云兵教授開發了一種無背景干擾的長余輝發光植入物(PLI),其具有優異的長余輝發光(PL)性能,被植入后可通過光學成像系統被清晰、長期地檢測到。
本文要點:
(1)實驗通過簡單的水熱法制備了可充電的近紅外長余輝納米粒子(PLNPs),然后通過聚乙二醇化修飾來提高其親水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與聚合物基質的相容性。聚乙二醇化的PLNPs可以被復合到聚合物基質中以構建PLI。研究發現,PLIs可以很好地繼承PLNPs的PL特性,從而表現出良好的PL光學成像性能,且不會受到組織自發熒光的干擾。
(2)實驗結果表明,PLNPs和PLIs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PLNPs的加入不會對聚合物基質的生物相容性產生負面影響。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充分利用了PLNPs的發光特性,并將PL應用于生物醫學植入物成像領域,為設計生物醫學成像系統提供了新的思路。
Daihua Fu. et al. Near-Infrared Rechargeabl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particles for Biomedical Implants In Vivo Noninvasive Bioimaging.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3
DOI: 10.1021/acsami.3c1294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3c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