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LiX-GaF3(X = Cl、Br、I)電解質為固態電池提供了有利的特性:機械柔韌性和高電導率。然而,了解 2LiX-GaF3 中快離子傳輸的起源一直具有挑戰性。
近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Yan-Yan Hu,三星高級技術學院 (SAIT) Sung-Kyun Jung報道了2LiCl-GaF3 (3.20 mS/cm) > 2LiBr-GaF3 (0.84 mS/cm) > 2LiI-GaF3 (0.03 mS/cm) 的離子電導率順序與二元 LiCl (10?12 S/cm) < LiBr (10?10 S/cm) < LiI (10?7 S/cm)。
文章要點
1)利用多核 7 Li、71Ga、19F 固態核磁共振和密度泛函理論模擬,研究人員發現 Ga(F,X)n 聚陰離子通過電荷聚集削弱 Li+ -X? 相互作用,從而促進 Li+ 離子傳輸。
2)與 2LiCl-GaF3 相比,在 2LiBr-GaF3 和 2LiIGaF3 中,Ga-X 配位隨著 F 參與的減少而減少。這些見解將為基于電荷聚集的電解質設計提供信息,適用于各種離子導體。
該策略可有效生產高導電性多價陽離子導體,如 Ca2+ 和 Mg2+,因為蛋白質中羧酸鹽的電荷聚集會減少它們與 Ca2+ 和 Mg2+ 的結合。
參考文獻
Sawankumar V. Patel, et al, Charge-clustering induced fast ion conduction in 2LiXGaF3: A strategy for electrolyte design, Sci. Adv. 9 (47), eadj9930. DOI: 10.1126/sciadv.adj9930
DOI: 10.1126/sciadv.adj993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