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聚偏氟乙烯(PVDF)基固態鋰金屬電池陰極中的離子傳輸缺乏基本了解,從而限制了其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尤其是在高陰極質量負載下。在此,清華大學HeYanbing、Liu Ming揭示了在PVDF電解質中與N,N-二甲基甲酰胺([Li(DMF)x]+)溶劑化的鋰離子(Li+)自發地擴散到陰極中,而其擴散深度僅限于在低負載的陰極中建立連續的Li+傳輸網絡。
本文要點:
1) 作者進一步發現,碳包覆的Li1.4Al0.4Ti1.6(PO4)3納米線(C@LATP-NW)作為陰極填料,不僅能傳導Li+,而且對[Li(DMF)x]+絡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促進了[Li(DMC)x]+在厚陰極中的均勻擴散,并構建了高效的Li+傳輸網絡,實現了厚陰極的充分反應。
2) C@LATP-NW上的碳層極大抑制了DMF和LiFSI的副分解反應,從而提高了導電網絡的穩定性和陰極材料的結構。具有3wt%C@LATP NW的陰極使質量負載高達15 mg cm?2的固態電池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這為固態電池的實際陰極設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Yang Liu et.al Achieving a High Loading of cathode in PVDF-based Solid-State Battery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3108J
https://doi.org/10.1039/D3EE03108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