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所有感染性疾病中,細菌性肺炎是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針對于致死性細菌性肺部感染(如肺炎鼠疫)的疫苗仍存在許多局限性,包括抗原佐劑共遞送不足和免疫刺激不充分等。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新一代疫苗來改善抗原與佐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增強免疫刺激的效果。有鑒于此,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冬生研究員、熊小路研究員和北京化工大學劉惠玉教授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氨基修飾介孔硅酸錳納米粒(AMMSN),并利用其負載rF1-V10(rF1-V10@AMMSN),以用于預防肺炎鼠疫。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皮下免疫接種rF1-V10@AMMSN的策略可在初次免疫后第42天誘導小鼠產生強效的rF1-V10特異性IgG抗體,其幾何平均滴度為315,844,進而能夠對經氣管內霧化途徑給藥的50 × LD50鼠疫桿菌攻擊產生顯著的保護作用。
(2)機制研究表明,rF1-V10@AMMSN可以被樹突狀細胞(DCs)攝取,并通過激活環GMP-AMP合酶(cGAS)-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通路和產生I型干擾素來促進DCs成熟。實驗結果表明,這些過程能夠增強抗原呈遞,并改善rF1-V10介導的抗鼠疫菌感染的保護作用。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錳基納米顆粒疫苗能夠為對抗致死性細菌性肺炎提供一種重要的新策略。
Xuan OuYang. et al. Manganese-Based Nanoparticle Vaccine for Combating Fatal Bacterial Pneumonia.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451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