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Tatiana Segura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S. Thomas Carmichael對生物驅動的缺血性卒中修復材料設計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本文要點:
(1)缺血性卒中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臨床治療方案主要集中在減輕即時損傷。然而,大腦有限的自我更新能力會嚴重阻礙組織再生,使得許多患者無法完全恢復。已有研究表明,損傷環境能夠為利用生物材料促進內在修復提供幫助,如血管生成、軸突出芽和突觸發生等,從而最終實現功能的恢復。
(2)作者在文中介紹了發生缺血性卒中后促進神經可塑性的動態修復階段,并概述了參與功能恢復的重要生理現象;隨后,作者討論了可注射水凝膠和顆粒材料等生物材料的設計原理,這些材料不僅可以參與和調節大腦中的促修復機制,也能夠用于遞送治療藥物,如蛋白質、多肽和細胞外囊泡等,并產生電刺激;最后,作者也闡明了實現基于生物材料的治療策略的臨床轉化所需要解決的關鍵挑戰。
Nhi V. Phan. et al. Biology-driven material design for ischaemic stroke repair.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2-023-0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