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脂蛋白驅動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或已經存在的斑塊。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無創、可靠的早期動脈粥樣硬化檢測方法,以防止初始斑塊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與炎癥密切相關。炎癥通常伴隨著過量的活性氧(ROS)產生,由此導致細胞需要更多的谷胱甘肽(GSH)來抵抗嚴重的氧化應激。因此,谷胱甘肽水解蛋白γ-谷氨酰轉肽酶(GGT)和ROS-次溴酸(HBrO)是預測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為了避免單一生物標志物導致的假陽性診斷,山東師范大學唐波教授和李平教授構建了一種獨特的序貫激活型雙鎖TP熒光探針C-HBrO-GGT,其中的GGT和HBrO是兩個精心設計的序貫觸發器,能夠確保探針在被GGT水解后才會產生對HBrO響應的熒光。
本文要點:
(1)在細胞水平上,實驗利用C-HBrO-GGT探針對電壓門控氯離子通道(CLC-1)-HBrO-過氧化氫酶(CAT)-GGT信號通路進行了證實。
(2)實驗結果表明,該探針能夠在通過肉眼或經典的免疫熒光染色觀察到斑塊之前成功地預測即將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了一個能夠精準指示成熟斑塊位置的強效工具,其有望實現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早期預警。
Hui Wang. et al. Prediction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using a Sequence-Activated Fluorescence Prob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and Hypobromous Acid.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DOI: 10.1002/anie.20231586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