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極低的背景信號和增強的特異性的氟磁共振成像(19F MRI)已成為傳統的1H MRI的潛在替代方法。有鑒于此,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Emily L. Que開發了一種基于適配體的雙納米粒子共軛(DNC)平臺,并將其用于19F MRI。
本文要點:
(1)DNC由具有液態全氟化碳內核和介孔二氧化硅外殼、可產生穩定的19F磁共振信號的核殼納米粒子(19F-MSNs)以及作為磁猝滅劑的超順磁性氧化鐵納米粒子(SPIONs)所組成。由于SPIONs具有較強的磁猝滅作用,因此該平臺能夠在較低的SPIONs濃度條件下表現出獨特的敏感性和功能性。研究發現,該探針可通過目標誘導的DNA適配體解離以作為“開啟式”傳感器。
(2)實驗利用凝血酶結合適配體(DNCThr)進行了概念驗證,發現DNCThr與人α-凝血酶共孵育時,其19F MR信號強度會發生顯著增加。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概念驗證型探針是高度通用的,也可用于檢測三磷酸腺苷(ATP)和卡那霉素。此外,DNCThr也能夠在活體小鼠體內對凝血酶產生穩定的19F MRI“熱點”信號。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平臺是一種有效、通用且與生物學相關的分子成像探針。
Daniel J. Cooke. et al. Dual Nanoparticle Conjugates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Versatile Sensing Using 19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DOI: 10.1002/anie.20231232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