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付欽瑞教授、孫勇教授、魏登帥教授和茂名市人民醫院Hu Zhu對用于癌癥診療的刺激響應性聚合物基納米系統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
本文要點:
(1)刺激響應性聚合物可以通過改變其疏水性/親水性、降解性、電離性等來響應內部刺激(如活性氧、谷胱甘肽、pH)、生物刺激(如酶)和外部刺激(如激光、超聲等),其在生物醫學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針對于腫瘤微環境(TME)特點的刺激響應性聚合物能夠作為智能納米載體,以將治療和診斷藥物靶向遞送到腫瘤組織。與傳統的載藥納米系統相比,TME響應性納米系統具有靈敏度高、在不同腫瘤中的適用性廣、多功能和生物安全性高等優點。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構建高效的刺激響應性聚合物納米系統,并在癌癥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2)隨著該領域研究的快速發展,一些創新的概念,如序貫和級聯藥物釋放,近紅外二區成像和多功能制劑等已成為目前發展的主流策略。作者在文中綜述了近年來刺激響應性聚合物納米載體在藥物遞送、腫瘤成像、治療和診療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在刺激響應性納米系統的背景下對多種化學刺激進行了介紹,詳細討論了具有響應性的功能化學基團以及將這些基團納入到聚合物中的策略,旨在為刺激響應性聚合物的選擇和優化提供新的見解,以推動其在癌癥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Dengshuai Wei. et al.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Based Nanosystems for Cancer Theranostics.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601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