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變色龍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環境的特性動態屏蔽或暴露極性功能。近日,烏普薩拉大學Jan Kihlberg綜述研究了藥物發現中的分子變色龍。
本文要點:
1) 盡管分子變色龍的概念早在1970年就被引入,但自2010年代以來,人們對它們的關注大幅增長,并且藥物發現越來越關注新的化學模式。這些模式包括環肽、大環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所有這些都存在于遠離傳統小分子藥物的化學空間中。藥物的口服吸收需要細胞滲透性和水溶性。與傳統的小分子藥物相比,將這些特性和有效的靶點結合工程化為更大的新模式是一項更艱巨的任務。
2) 作者對分子變色龍領域的一般理論進行了分析,并討論了變色龍為什么會流行起來,以及為它們的設計提供了一個可行方案;然后,作者提供了一個先進的計算機方法來支持實現分子變色龍的設計。
Vasanthanathan Poongavanam et.al Molecular chameleons in drug discovery 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023
DOI: 10.1038/s41570-023-00563-1
https://doi.org/10.1038/s41570-023-00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