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可恢復能量密度(Wrec)和效率(η)的介電陶瓷電容器在先進電子設備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同時實現高 Wrec 和 η 參數仍然是一個挑戰。
在此,北京科技大學Mingxue Tang,Hui Liu,Jun Chen基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和局部結構分析,通過考慮Bi0.25Na0.25Ba0.5TiO3(BNT?50BT)作為具有大局部極化和結構畸變的基體材料,證明了開發上述電容器的可行性。
文章要點
1)通過簡單的化學改性,Bi0.25Na0.25Ba0.5Ti0.92Hf0.08O3獲得了顯著的Wrec和η分別為16.21 J/cm3和90.5%,這是已報道的η大于90%的塊體陶瓷中最高的Wrec值。
2)晶格和原子尺度局部結構的檢查結果表明,無序的偏振分布和小納米區域(~3 nm)導致低磁滯和高效率。反過來,通過超高電場(80 kV/mm)激活的局部極化急劇增加,導致大極化和優異的能量存儲密度。
因此,本研究強調化學設計應建立在對性能相關局部結構的清晰理解之上,以便能夠對高性能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控。
參考文獻
Huajie Luo, et al, Outstanding Energy-Storage Density Together with Efficiency of above 90% via Local Structure Design,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9805
https://doi.org/10.1021/jacs.3c0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