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極上構建非均相結構可以提高其吸收能,從而改善離子擴散和反應動力學。在此,哈塞爾特大學Yang Nianjun、武漢科技大學Li Xuanke、Zhang Qin報道了豐富的親鋰VO2/V8C7異質結構促進電荷轉移。
本文要點:
1) 分散的VO2/V8C7納米異質結構錨定在碳納米纖維上(VO2/V8C7@CNF),它們被進一步用作鋰陽極。VO2/V8C7@CNF電極具有良好分散的納米異質結構、誘導的異質界面電場和顯著的親鋰性。因此,該陽極促進了Li+離子的快速擴散和電荷轉移,從而產生高速率性能和均勻的Li沉積。
2) 它在0.1 A g?1的電流密度下表現出高達674.8 mA h g?1的可逆比容量,即使在經歷1000次充電/放電循環后,在高達5.0 A g?1的電流密度時也能保持205.3 mA h g–1的高速率容量。該陽極上的鋰離子成核過電位顯著降低至27 mV。
Yinhong Gao et.al Abundant Lithiophilic VO2/V8C7 Heterostructures Boost Charge Transfer toward High-Rate Lithium Storage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