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的PbI2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效率的重要成分。然而,PbI2晶體的隨機聚集嚴重干擾了載流子的傳輸行為,并加速了鈣鈦礦膜的降解。近日,天津大學Liu Hongli提出了一種通過柱狀液晶(T6TE)原位分散過量PbI2晶體的有效策略。
本文要點:
1) 分子間π–π相互作用誘導的快速自組裝使T6TE能夠在鈣鈦礦中形成具有“邊上”取向的有序柱狀相。柱狀T6TE具有強負靜電勢和高空間位阻的優點,可以有效地分散過量的PbI2晶體。
2)此外,T6TE顯著阻礙了鈣鈦礦膜的降解和Pb0缺陷的形成。T6TE輔助的PSC在混合Cs+-FA+-MA+鈣鈦礦中實現了24.27%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大面積(1 cm2)器件的PCE達到21.50%。在相對濕度為40-60%的大氣中儲存1500小時后,未封裝器件仍保持初始PCE的≈85%。
Huayu Bao et.al Columnar Liquid Crystal Enables In-Situ Dispersing of Excess PbI2 Crystal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3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