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指導的外科手術(FGS)可通過近紅外(NIR)熒光團實現對正常組織和病灶區域的特異性對比,有望為外科醫學帶來一場新的變革。目前,臨床開放和腹腔鏡FGS視覺系統幾乎只在近紅外波長下運行。然而,由于缺乏與臨床可用的成像系統相兼容的組織特異性近紅外造影劑,因此如何在前列腺切除術期間實現對神經組織的可視化成像也成為了一項嚴峻的挑戰。有鑒于此,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Summer L. Gibbs將類藥物分子設計理念和熒光團化學進行結合,開發了一系列能夠用于術中神經特異性成像的吩惡嗪基近紅外熒光團。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實驗構建的高性能近紅外熒光團能夠在臨床應用的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已被推廣用于微創前列腺切除術)中實現對前列腺神經的可視化成像。
(2)該研究結果充分證明了對結合神經的近紅外熒光分子進行工程化的可行性。該策略也可以被整合到現有的手術流程中,具有非常廣闊的臨床轉化前景,有望能夠減少前列腺癌患者的神經損傷發病率。
Lei G. Wang. et al. Nerve Visualization using Phenoxazine-Based Near-Infrared Fluorophores to Guide Prostatectomy.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472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