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前體溶液中的化學環境和前體配位分子相互作用對鈣鈦礦膜的結構缺陷、結晶動力學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通過可控地引入能夠形成中間配合物的添加劑,并仔細微調鈣鈦礦前體的配位化學,可以提高膜的光電質量。近日,烏普薩拉大學Anders Hagfeldt報道了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鉛配位和定制晶體生長的通用配體。
本文要點:
1) 作者使用了一種新型配體,即1-苯基胍(PGua),它與鈣鈦礦前體中的PbI2絡合物強配位,并形成新的中間物種。這些強相互作用有效延緩了鈣鈦礦結晶過程,并形成了晶粒尺寸增大、缺陷密度降低的均勻薄膜。
2) 結合界面處理,最終的器件具有24.6%的效率和優異的操作穩定性。此外,PGua可應用于具有不同鈣鈦礦組成的各種PSCs,從而突出了這種配體的普遍性。
Bowen Yang et.al Universal ligand for lead coordination and tailored crystal growth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ES 2024
DOI: 10.1039/D3EE02344C
https://doi.org/10.1039/D3EE0234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