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口腔健康的一個重要負擔,對牙齒的支持結構造成漸進的和不可逆的損害。這種復雜的結構,牙周組織,由相互連接的軟組織和礦化組織組成,對再生方法提出了挑戰(zhàn)。硅和鋰結合的材料在牙周再生中被廣泛研究,因為它們通過硅酸釋放刺激骨修復,同時通過Wnt/β-連環(huán)蛋白途徑的鋰激活提供再生刺激。然而,用于鋰和硅組合釋放的現(xiàn)有材料對離子釋放量和動力學的控制有限。多孔硅可以提供受控的硅酸釋放,誘導成骨以支持骨再生。預鋰化是為電池技術開發(fā)的一種策略,它可以在多孔硅中引入大量可控的鋰,但會產生一種不適合生物醫(yī)學的高活性材料。
倫敦國王學院Ciro Chiappini等首次提出了鋰化多孔硅納米線(LipSiNs)的策略,這產生了生物相容和生物可吸收的材料
本文要點:
(1)
LipSiNs將鋰結合到硅含量的1%到40%之間,以可定制的方式從幾天到幾周釋放鋰和硅酸。LipSiNs結合成骨、牙骨質形成和Wnt/β-連環(huán)蛋白刺激,在鼠牙周缺損中再生骨、牙骨質和牙周韌帶纖維。
(2)
開發(fā)適用于生物學應用的類似有效的鋰化方法是有吸引力的。
參考文獻:
Kaasalainen, M., Zhang, R., Vashisth, P. et al. Lithiated porous silicon nanowires stimulate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Nat Commun 15, 487 (2024).
DOI: 10.1038/s41467-023-44581-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