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富勒烯的聚結可能產生具有非天然拓撲結構的假想納米碳組件。自從1985年發現[60]富勒烯以來,在高電子加速電壓下的寡聚化過程中,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僅觀察到聚結的[60]富勒烯寡聚體為瞬時物種。
日本京都大學Yasujiro Murata和Yoshifumi Hashikawa等展示了由固有手性開-[60]富勒烯組成的共價組裝體的合理合成。
本文要點:
(1)
結晶學分析揭示了非共軛和共軛間[60]富勒烯雜化物的雙籠結構,其中兩個[60]富勒烯籠通過共價鍵相互結合。前者通過異手性識別進一步組裝,使得四個碳籠在溶液和固體狀態下都以四面體的方式排列。
(2)
反映了徑向共軛的雙π表面性質,內[60]富勒烯共軛物在其還原態下表現出強烈的電子通訊、強烈的吸收行為和手性活性,不對稱因子為0.21(在674 nm下),這打破了已知手性有機分子的記錄。
參考文獻:
Hashikawa, Y., Okamoto, S. & Murata, Y. Synthesis of inter-[60]fullerene conjugates with inherent chirality. Nat Commun 15, 514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4834-x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483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