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聯合治療的療效與各種藥物的負荷內容和貢獻有很大關系。然而,如何通過微調兩種共負載成分的比例以實現精準的癌癥治療仍是一項亟待解決的難題。有鑒于此,華中科技大學朱錦濤教授和陳森斌研究員開發了一種超分子聚合物支架,通過氫鍵(H-鍵)相互作用來優化化療藥物和光敏劑的負載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癥化學治療/光動力治療(CT/PDT)的療效。
本文要點:
(1)實驗合成了一種胸腺嘧啶(THY)功能化的四苯基卟啉光敏劑(TTPP),該光敏劑具有與化療藥物卡莫弗(如1-環己基氨基甲?;?5-氟尿嘧啶,HCFU)相同的H-鍵陣列分子構型。與此同時,研究者也制備了六臂星形的兩親性聚合物載體P(DAPA-co-DPMA-co-OEGMA)6(聚(二氨基吡啶丙烯酰胺-co-2-(二異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co-寡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單甲醚)6),其包含親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POEGMA片段以及疏水性的PDAPA和PDPMA片段,具有隨機分散的雙重官能團,即異源互補的H-鍵DAP基序和對pH響應的質子化DPMA。
(2)由于DAP/HCFU和DAP/TTPP具有相同的H-鍵結合能力,因此研究者可通過調整投料濃度直接實現HCFU和TTPP與六臂星形P(DAPA-co-DPMA-co-OEGMA)6載體的融合以及對負載比例的優化,從而產生氫鍵結合的超分子納米粒子(HCFU-TTPP-SPNs),以實現對兩種成分的共遞送,有望能夠優化CT/PDT聯合治療的效果。
Yanggui Wu. et al. Deliver on a Promise: Hydrogen-Bonded Polymer Nanomedicine with a Precise Ratio of Chemodrug and Photosensitizer for Intelligent Cancer Therapy.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3c0835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