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發射粒子追蹤(PEPT)能夠以高時空分辨率對單個正電子發射放射性標記粒子進行3D定位和追蹤。由于缺乏放射性標記具有足夠比活性的生物相容性顆粒的方法和分離亞微米尺寸范圍內低于毛細血管栓塞閾值的單個顆粒的方案,PEPT向生物醫學成像領域的轉化受到限制。
倫敦國王學院Rafael T. M. de Rosales等報告了兩個關鍵進展:直徑為950納米的均質二氧化硅顆粒的合成和68Ga放射性標記,具有前所未有的比活性(每個顆粒2.1±1.4 kBq),以及單個顆粒的分離和操作。
本文要點:
(1)
作者結合了這些進展,使用臨床前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計算機斷層掃描掃描儀對單個放射性標記的亞微米級顆粒進行體內PEPT和動態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成像。
(2)
這項工作為使用最少量的注射放射性劑量和材料在全身水平上實時定量評估體內血液動力學開辟了可能性。
參考文獻:
Pellico, J., Vass, L., Carrascal-Mini?o, A. et al. In vivo real-time positron emission particle tracking (PEPT) and single particle PET. Nat. Nanotechnol. (2024).
DOI: 10.1038/s41565-023-01589-8
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3-01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