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種重要功能和特性的益生菌引起了許多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他們采用益生菌腸道給藥來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然而,益生菌的治療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益生菌在其加工、攝入和隨后輸送到腸道期間的生存力和定植。簡單口服給藥的挑戰(穩定性、可控性、靶向性等。)極大地限制了益生菌在臨床治療中的使用。納米技術可以賦予被輸送到腸道的益生菌提高的存活率和對不利環境的抵抗力。此外,合成生物學的進展為有效和有目的地設計和操縱益生菌創造了新的機會。
南京林業大學Chengcheng Li和東南大學Fu-Gen Wu等簡要概述了腸道輸送益生菌的類型,不同益生菌膠囊化策略的最新進展。
本文要點:
(1)
策略的最新進展包括化學、物理和遺傳策略及其組合,以及新興的采用納米包衣方法的單細胞膠囊化策略。作者還簡要討論了益生菌引起有益效果的作用機制。
(2)
最后,作者討論了工程益生菌的治療應用,以及開發具有先進功能和改善健康益處的工程益生菌的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C. Li, Z.-X. Wang, H. Xiao, F.-G. Wu, Intestinal Delivery of Probiotics: Materials,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Adv. Mater. 2024, 2310174.
DOI: 10.1002/adma.202310174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