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物回收是一個公認的全球挑戰,需要新的策略來選擇性地結合和釋放關鍵材料,例如鋰離子電池中存在的鈷。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Zachariah A. Page,Jonathan L. Sessler利用還原光聚合制備了帶有超分子受體的分層 3D 打印多孔聚合物支架,并檢查了它們的鈷結合特性與基質極性的函數關系。
文章要點
1)通過將高分辨率數字光處理 (DLP) 與聚合誘導相分離 (PIPS) 相結合,生成了具有微米級幾何精度和納米級孔隙的功能性丙烯酸共聚物網絡。
2)甲基丙烯酸酯功能化的雙二環己基乙酰胺 (BDCAMA) 受體的共價整合能夠通過溶劑極性轉換機制(涉及溶劑從乙醇變為水)結合和釋放氯化鈷 (II) (CoCl2)。
3)本結構被證明是可重復使用的,如在五個結合和釋放循環中持續的高結合效率所表明的。該平臺代表了未來電子廢物回收的“綠色”和節能方法。
參考文獻
Keldy S. Mason, et al, 3D-Printed Porous Supramolecular Sorbents for Cobalt Recycling, J. Am. Chem. Soc., 2024
https://doi.org/10.1021/jacs.3c12635